觀點新聞

政府是裝傻還是真笨?》禁止中國企業來台設分公司,就是禁止台灣勞工「加薪」

IC設計
來源:.RGB.@flickr, CC BY 2.0

看到媒體報導,近期挾中國龐大官方資金的清華紫光集團欲在台設分公司,但投審會卻說紫光提出申請在台設立「紫光展訊」分公司從事研發,該公司恐有大量挖角我IC人才疑慮,不利台產業發展,因此正式駁回

看到這樣的官方作法,真讓人想罵「腦殘無藥醫」,當虛假的愛國心籠罩了決策,做出來就是對台灣經濟長期不利的政策。

首先,從就業市場角度來看,廠商增加越多,對於勞力需求越高,那麼對於工資將產生追逐效果,對於台灣這種實質薪資已經倒退十幾年前的國家,當然是一大解藥,為什麼政府要反對?

如果紫光來台灣設公司,就會挖角台灣的人才,那麼美國花旗、新加坡星展等銀行來台灣設點,難道就不會挖角台灣金融業人才,讓有能力的人可以不用離鄉背景就可以在台灣找到更高薪工作,這不是政府更該做的事情,投審會的審議委員,你們的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這種作為等於貿易保護主義的翻版,禁止人才往高薪流動,或者是刻意塑造台灣低薪環境,讓台灣老闆們可以不用提高價碼來留住人才,這難道不是標準的干預市場、官方資方狼狽為奸嗎?

筆者明白,當下台灣政治氣氛和民心,對於中國有一種反抗感,那是因為馬政府把「全球化=中國化」,但事實上明眼人都知道,台灣人眼中的「全球化=非單押中國」,臺灣未來應該是跟其他些自由經濟體多合作才有機會,因為在這樣的國家,台商才能憑本事而非靠「後門、關係、人脈」。

換言之,台灣人不是反對開放,而是反對跟那些喜歡玩檯面下遊戲規則的國家過度來往,因為這將會導致資源錯置,看看中國經濟數據被質疑造假,荒腔走板的「救市」舉措,問題不是中國這個市場,而是中國官方思維所創造的偏差現象。

台灣投審會今天這樣做,跟中國官方有何不同?為了避免外資壟斷市場,就規定不准持股過半,特定行業也不開放給外國人,只想壟斷自己本國人的利益,這真的對台灣經濟好嗎?看看金融、汽車等過去受到保護的兩大台灣本土產業,如今想要追打亞洲盃或者跟國際車廠競爭,簡直不可能,反觀韓國車廠卻早已經在國際賽事上贊助廣告,甚至成為指定用車,這樣的差距,難道官員看不到?

看看台灣最開放的科技業,在新竹科學園區一堆外商公司設點,也許的確挖了一些台灣人,但這些外商也提供國際化訓練和待遇,讓台灣公司為了留住人才,必須拿出更多優渥條件,這才是良性循環。

再看看每年許多國外大學提出高薪獎學金來台灣招募優秀學子,就是一種正面效果,招攬人才本來就是各國維持競爭力的最佳作法,難道說這些學校今天挖了建中、北一、南一中、雄女的學生,這些人永遠就不會回國貢獻己才了嗎?

更諷刺的說,如果禁止陸商來設點就能降低被挖角,那請問馬政府一昧鼓勵企業擁抱中國,去赴中國投資,台灣金融業也一窩風搶進人民幣放貸業務,搶去設分點,這難道就不會造成人員被挖角?

投審會這種作法,就像一個不上進的窮小子不准自己心儀的女生,去跟一個有錢人約會,還振振有詞地說「我是在保護妳」。

政府當然可以限制,但是要合理,比如美國、英國因為國安疑慮,限制使用中國廠商華為的網通設備,且美國本土相關產業供給太多,華為刻意用低價搶標,當然讓美國政府更不敢輕率放行。

但這回展訊想來台設分公司,情況和華為進軍美國完全不同。禁止展訊來台,台灣業界就難有「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

所謂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是指透過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在挪威,急凍的鮮活沙丁魚要貴好幾倍。有一說,在當地長期以來只有一艘漁船能做到將生猛的沙丁魚帶上岸,箇中祕訣,只有船長一人知,但始終沒洩漏半句。船長離世後,漁民在他的漁獲盛器中發現一條鯰魚東游西竄,沙丁魚為閃避而改變其一貫的惰性,不停游動,以求保命,終得以存活下來。

姑且不論這是故事或者比喻,但讓人才可以有更多選擇,而不是被迫接受資方壓榨,應該是一個政府,特別是在經濟低迷之際,所能做出對民眾最好的事情。看看這波經濟下滑,政府先是暫緩基本工資調整,又有執政黨委員寧可打臉馬總統,也要推翻證所稅法案,政府什麼都替企業大老闆想,怎麼就不多為一般民眾想呢?

所以,要拯救經濟,最快方式就是全面放寬外資設廠條件,特別是不屬於資本密集或者非高耗能產業,因為這些工作機會對於台灣這種轉型中的經濟體最適合,政府應該積極主動去拉攏,甚至提供稅賦減免來吸引外資,或者是搭配國內銀行體系去化爛頭寸,對於已經走入通縮的台灣,這肯定是一帖良藥。

當經濟體面臨人口、成長動能萎縮之際,外來需求就是最大幫助,但台灣出口產業又因中國經濟失速被拖下水,那麼創造更多外來服務業需求甚至是輸出服務業就是替代方案。不管是提供高階服務,或者讓更多國外公司來設點,這些做法都比去其他新興市場拓點務實得多。

因為不論是台幣貶值幅度和政府補貼等措施,台灣都沒有跟人家競爭成本的先天條件,但服務管理、供應鏈整合是台灣人的強項,看看目前最夯的紡織股,哪一檔是靠新興市場大賣?都是替歐美品牌大廠提供高黏著性服務跟著「雞犬升天」,這才是台灣經濟復甦的關鍵。


作者簡介_約翰之聲

一位喜歡研究國際財經與公共政策的專業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