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大舉入侵現代人的生活圈,網路世界佔每個人生活的比重越來越高,很多產業面臨前所未見的「變遷」,金融業、證券業和零售銷售產業就是典型的案例。
美國許多著名的大型購物outlet和量販店,像Wal-mart、Costco、Target、Vons等,過去這些量販店的銷售量,常是美國經濟的重要指標,因為量販店的商品售價便宜、停車方便、物品齊全、可以刷卡,久久出門一次就可以把生活必需品買齊,只要美國景氣好,量販店就會有人潮,但如今這項指標正在漸漸失靈中...
因為電子商務的崛起,傳統零售商的優勢正在一點一點流失,實地去美國量販店走一趟,會發現顧客會在商品櫃前努力滑手機,上網搜尋比價格,量販店的商品櫃變成了展示櫃,消費者到量販店是為了看想買的商品的實體,還有耐用度,是不是真的滿足自己的需求,如果覺得滿意,消費者回家後,立馬上Amazon訂購,而Amazon正在透過數據分析,比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適當的時機散播可能符合消費者品味的產品,就像讀者可能剛上網搜尋購買冷氣機的資訊,稍晚你登入Facebook瀏覽訊息時,網頁右側的廣告欄就能輪播冷氣機廣告,更高效率符合消費者需求。
如果是上班族,透過手機,隨時隨地都可以消費,整個市場的消費尖峰有時甚至落在上班時間內,電子商務顛覆了消費者原本的消費模式,美國老牌的量販店業者,如果不選擇被迫跟進採用多元化的銷售管道,根本無法在整個市場競爭,今年美國老牌電子產品連鎖量販店RadioShack宣布破產,這就是市場淘汰弱者的警訊。
在台灣,消費者或許能從金融業感受到「虛擬網路」的崛起,讀者可以試著想想,扣除存錢和領錢,你有多久沒去實體銀行了,在台灣,未來許多超商門市都會有存錢和領錢功能的ATM,而實體銀行的功能隨著「網路化」和「電子化」,未來臨櫃服務金融業務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少,傳統金融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
台灣今年初第三方支付專法案,專營的電子支付機構可以執行代收代付、儲值、匯款等業務,銀行業又面臨一位「合法」新競爭者,第三方支付一直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環節,這位競爭者其實近年一直茁壯中,只是台灣政府今年才讓它合法浮出檯面,銀行業從業人員在台灣經常被形容是「鐵飯碗」,因為金融業的穩定成長是就業保障,但望眼未來「網路金融」的強勢成長,如果傳統銀行業不積極變革,那麼不免讓人擔心,「鐵飯碗」未來有生鏽的可能。
除了銀行業遭受攻擊,虛擬網路同時也在襲擊證券業,有在從事金融投資的中年以上投資人,絕對能感受到顯著的差異,以前經常協助下單交易的營業員,似乎許久未見了,如果沒有必要,更不會跑去證券行,傳統提供財經資訊的報紙、周刊雜誌、財經媒體,過去靠著販賣資訊不對等的營利模式,近年來因為網路訊息傳遞快速,傳統財經媒體營利效益大幅縮水。
台灣金融主管機關,至今仍然封鎖部分海外金融商品的自主交易業者,造成一般民眾自主交易海外金融商品的困難度增加,像是部份外匯衍生商品或全球ETF商品,少數民眾自行上網透過開戶海外券商才能自主交易,大多數民眾在台灣體系的銀行或證券商開戶,沒辦法透過電子化模式自主即時交易,而且交易成本相當高,民眾訊息或交易管道不對等的情況依然存在,台灣本土證券業因為政府政策而受到保護,但隨著網路技術在全球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多民眾透過網路管道,逐漸興起自主開戶海外券商的風氣,台灣證券業在政府這把保護傘之下,如果依然沒有變革,還能撐多久?
傳統的證券行、銀行、大型零售商,主要優勢是消費者肉眼看的到的「實體管道」,對於消費者無法肉眼看到的網路「虛擬管道」,正在打一場艱困的硬仗,如同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曾經評論的,「傳統零售業與網路的競爭,就像在機關槍面前,太極拳、少林拳是沒有區別的,一槍把你崩了」,全球產業正在一個個和虛擬網路搭上順風車,進行產業結構性的重組和改變,虛擬網路一點也不「虛擬」,甚至比真實世界還更真實。
不過對於傳統證券行、銀行、大型零售商的企業來說,最大的危機不在於有沒有和「網路虛擬市場」搭上邊,而是這些傳統大企業逐漸和人們疏遠了。
以往這些產業的業者積極擴大「分行」、「據點」數量,引導民眾傾向相信媒體和大企業的權威性,這種戰略已經逐漸失效,向上一世代那種迷戀「大品牌」的思維越來越式微,過去幾年,我和台灣許多知名的證券公司合作,闡述我的金融世界觀,證券業者先透過自己的營業據點和報章媒體宣傳,我之後再透過自己的Facebook和blog宣傳,結果群眾到場參加活動的人數,遠超過券商的想像,我除了可以較為精準的估算到場人數,還能產生比券商更有吸引力的行銷方式。
關鍵原因在於,我平常早已在網路上闡述我研究總體經濟的思維,長期經營和讀者與投資人的溝通橋樑,我願意提供我認為正確,且經過自己研究的資訊給群眾,群眾對我的信任度自然非常高,不管我和哪家券商合作,他們會信任我,認為我分享的資訊是正確的,而我也願意提供真實資訊,達到雙贏的局面,因為我的研究資訊必須能真的讓我達到投資獲利的效果,我的目的是吸引讀者瀏覽我經營的社群,這和證券商傳統的經營手法不同,證券業的模式是散播未經過證實的資訊,或者是研究團隊應付業務交差了事的研究報告,目的是招攬客戶,實務上對客戶未必有利,對於投資人來說,兩者可信度落差非常大,我比大企業更貼近人群,我站在新時代巨人(網路媒體)的肩膀上,透過「社群」、「品牌」和「溝通」吸引讀者,老牌證券業還以為他自己依然是巨人,結果反而遠離消費者。
近年來,從傳統媒體可以觀察到許多銀行業者都在進行行銷改造,像是設計手機App、網路銀行相關業務、Line通訊行銷、網路廣告行銷等,業者企圖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這是不是正確的改革,以後才會知道,至於這樣做是否真的貼近消費者,讓消費者願意信任,從銀行自己的營運財報內容是否成長,業者自己知道,只要人活著,各種需求都會存在,這是不變的道理,但人們解決需求、接受服務、信任程度、獲得滿足的方式,則是不停地在改變,金融業、證券業和所有服務業一樣,只有真的融入消費者的生活,才不會被時代淘汰,虛擬網路世界一點也不「虛擬」,當你把它當作真實世界的心態來經營,自然會發現這項工具的強大之處。
作者簡介_Joe
台灣最大國際商品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財訊雜誌、今周刊、天下雜誌、非凡周刊等媒體特邀財經作者。專長為全球人口結構分析與統計、各國總體經濟和趨勢分析、波浪技術分析、全球外匯系統、美股ETF商品操作。著有《看線圖輕鬆賺外匯》、《看線圖高效率賺外匯》、《自主投資之鑰》。
個人部落格:http://blog.moneydj.com/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