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害生技股崩盤的元兇,竟然是「證交所」

國光生技
國光生技

近期台股最吸睛的點,就是生技股基亞何時打開跌停,因為光是短短兩週,居然可以連跌十個跌停板,基亞股價也從479元慘跌到213.5元,市值縮水3百多億,堪稱罕見的無量崩盤。(註:截稿後,8/14收盤價續跌至185.5元)

不過,最倒楣的是其他生技族群,被基亞「連累」的不只母公司云辰,也讓過去股價狂飆的浩鼎、中裕、太景、安成、智擎、台微體、美時、晟德紛紛加入跌停行列,就像滾雪球一樣,每天開盤就是「生技綠油精」。根據統計,兩週內台灣上市、上櫃生技股市值已跌掉千億。

造成這場風暴的理由,現在台面上的解釋是因為「資金流動性」。也就是當基亞日前宣布新藥上市受阻時,股票連續跌停,但由於基亞無法融資券,使得原本基亞背後炒作資金都得靠「丙種金主圈」,因此當炒作主力面臨被金主追繳的壓力時,只好挖東牆補西牆,恐慌性地拋售其他生技股。

(編按:丙種資金,指非經由合法證金公司或證券商,而取得墊款或墊股的融資融券管道,被稱為丙種。通常必需以股票質押,待股票賣出後才償還借款。丙種墊款給客戶的金額,通常為買進額的七成,客戶僅付給丙種經紀三成保證金。來源

但這中間弔詭的地方是,為什麼一家公司股價高達三、四百塊,卻沒有辦法有融資融券?先來說說在台灣股票上市櫃,要取得融資融券資格有哪些規定?

按照證交所規定,只要最近期年報或第一季季報的任何一期財報,財報每股淨值回升到票面之上,即可立即向證交所申請股票恢復信用交易,不必等年報或半年報的每股淨值回升到票面。

所謂票面,就是十塊錢,請注意這邊說的是淨值回到十塊錢,就可以申請信用交易。但為什麼是按照淨值?又為什麼是十塊錢?筆者大概想到是,因為公司開始進行公開上市時,是以面額十塊作為認購價,也就是說認為這家公司起碼值十塊,這價值來自資產扣除負債後剩餘價值。

但為什麼投資人要如何交易一檔股票,需要靠證交所來規定,而不是交給市場自行決定?

有交易過美股就知道,交易美股可以融資和放空,這完全就是投資人跟證券商的事情,包括證券商願意用多少利息融資給妳,和要跟你收多少融券費用,都是買賣雙方的事情,並不需要證交所來同意這家公司有沒有融資融券的資格。

這個看似良好的規範,其實就是造就這波生技股大崩盤的元兇!

因為,證交所透過刻意管制,導致許多生技股因為淨值不到十塊,不能進行融資和融券交易,也等於少了股價波動的緩衝閥,資金只好透過地下管道,找上丙種墊款。

而所謂丙種就是高利貸,當丙種金主借款後,他也無法在市場上對沖掉這些風險,因為他也不能放空,造成整個市場對這些生技股,通通只有買盤,卻沒有賣盤可以宣洩,最後當利空一出現,就變成人踩人。

但光這樣要扣上元兇帽子似乎稍嫌薄弱,再來看看一個證據。

日前為了刺激交易量,證交所和金管會開放全套現股當沖(編按:同一檔股票在同一天買進、賣出),對經常以操作信用交易進行當沖的投資人及專業機構投資人開了方便之門,其中有12檔有全套現股當沖資格,但不能使用融資融券之信用交易的個股包括,F-綠悅、裕日車、華邦電、基亞、中天、台微體、F*太景、智擎、安成藥、F-立凱、智崴、數字等。

這套制度用意在,過去投資者要當沖一定要有融資券來才可以,現在只要當天買入現股也可以用現股當天賣出,看起來似乎方便許多,畢竟投資人若盤中波動度大增即可進場操作或避險,不需要等隔天才能買進賣出。

但問題在於,這套制度對於那些沒有信用交易資格的交易標的來說,反而只會助長跌勢,也根本無法對沖風險,因為只有今天買進的人才有資格賣,那些沒有股票的人是無法先放空,也就是說買單不斷增加,但看空者卻根本無法佈局,很合理自然推出,當股票開始大跌時,根本找不到買方,因為大家都在停損,沒有空單可以回補。

有趣的是,這十二家當中生技股則高達五檔,有基亞、中天、台微體、智擎、安成藥;新掛牌未滿半年的有綠悅、F*太景、智崴、數字等,華邦電則因每股淨值9.6元未達10元,不符合融資融券資格,裕日車則因股權太過集中,也未符合融資融券資格。

如果這五家生技股都能有融資融券資格,今天生技股就不用發生連續跌停七八天的慘況,而更值得令人玩味的是,裕日車不具融資券資格是因為「股權太集中」,但實際上證交所早有開放外資借券,甚至一般投資人或大股東也可以提供借券,供應絕對不是問題,要用什麼價格、要用什麼利息,早可由市場自行決定,跟股權集中究竟有何關係?

其實更早被人詬病之處還包括警示制度、全額交割制度,許多股票因為波動太大,而被交易所列為警示,但越是警示股票越飆,道理何在?因為這套制度剛好被有心人士拿來炒作之用,因為資訊不對稱,所以股價會先反應,當波動過大被警示反而意味有未知的利多或利空,這種市場心理學,是那些證交所政策規劃者所未曾體悟的。

證交所該做的,不是透過表面規範來限制交易行為,因為這樣只會創造更多不公平性,證交所與金管會應該做的是提高不公平交易行為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讓這個代價遠超過交易利潤,在台灣內線交易要被定罪機率對比美國,簡直是天壤之別,更不用說實際執行者寥寥無幾。

例如幾個台灣內線交易的案例(來源

1.捷普購併綠點案:本案在擔任綠點公司的董事的普訊創投代表人獲知消息後向董事長報告這條資訊,普訊董事長柯文昌下指令要求旗下公司買進綠點股票2千多萬股,待合併案成型後再高價拋出,獲利4億多。本案近期宣判柯無罪,而綠點老闆特助用家人名義買股, 獲利200多萬,法官唸其有悔意,令繳出不法所得後,緩刑四年。本案從2006年一直到2012年進行到二審。

2.飛信併頎邦:副總鄭明山夫婦內親友帳戶先行買進獲利200多萬,法官唸其有悔意,令繳出不法所得,向國庫捐款130萬後,緩刑2年。

3.渣打銀併竹商銀:當時代表富邦銀擔任竹商銀的法人董事蔣國樑獲知此事後,一方面命旗下富邦相關公司買進竹商銀股票,另一方面順便把消息告訴自家人,結果妹妹,妹妹老公,媽媽,朋友…一票人大家都去買竹商銀,獲利一億多元,本案最近二審宣判,蔣國樑早就落跑了,一堆親友都無罪(因為他們都宣稱是根據自己的分析才決定買股票的),另一堆人則是處以緩刑,本案起訴了十幾個人,目前看來只有二個人比較倒楣被判刑(還可以再上訴),本案從2007年一直到2012年進行到二審。

試想,如果主力知道,他被抓到是起碼十五年牢獄,甚至還要賠償不法所得好幾倍的罰款,他還會跟公司派勾結嗎?而且被抓到機率超過三成,那他還要冒險嗎?

可惜的是在台灣,證交所只管交易量,它可不管內線交易的!


作者簡介_約翰之聲

一位喜歡研究國際財經與公共政策的專業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