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從李珍妮的938萬保費看儲蓄險陷阱

Q:最近一則新聞報導,年繳938萬,繳完20年滿期後,每年可以領到500萬元,真的有這種保險嗎?
A:最近一則年繳938萬保費的新聞引發不少話題,這起個案凸顯出保險業的制度問題。雖然媒體大多把當事人當成事件主軸,但是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這個案件。

這次引起爭議的「增額終身壽險」也就是所謂的「儲蓄險」,的確是有這樣的保單,但是儲蓄險的本質還是壽險,只是結構上也兼有儲蓄功能。注意,這種保險並不能當成是銀行儲蓄的替代品,只是因為保險業務員推銷儲蓄險有高額佣金;而拿錢去銀行存,行員並不會有業績獎金,因此消費者在這兩種理財工具的行銷力度上,感受會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你遇到保險業務員向你推銷保險,是以存錢、投資等名義,你就要當心了。這樣的業務員已經公然違反規定,因為金管會數度重申:保險業務員所使用之文宣廣告及行銷話術,不得以「存款」或「基金」名義招攬保險(金管保三字第09602543460號函)。

而另一個保險業務員常違反的規定,還有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第五章第十九條:不得與銀行存款及其他金融商品作不當之比較,若違反規則,有犯罪嫌疑,應依法移送偵辦。

也就是說,保險業務員不能拿保單的報酬率來和定存利率比較,這樣推銷保險就涉及不當比較。此外,保險業務員也不能以存款為名義來推銷保險,應該本於保戶本身對壽險的需求。這兩種情況已經違反執業規範。

所以「年繳938萬保費,20年繳完滿期後,每年可以領500萬元本金和紅利」這樣的描述,完全沒有保險的概念在裡面。但這種情況卻很普遍,因為台灣民眾很有儲蓄概念,相對來說保險概念就比較缺乏,因此也讓兼有儲蓄功能的保單成為暢銷商品,業務員賺到佣金、保戶又能存錢,好像是雙贏的局面,結果卻是讓台灣民眾缺乏保障,每年每人平均繳了十萬多元的保費,但是壽險保障卻只有七十萬元,與日本的平均每人一千萬壽險保障,差距相當大。


Q:可是儲蓄險如果報酬率比較高,也沒什麼不好阿!
A:如果真的要拿兩者來比較,儲蓄險的報酬率的確「有可能」比定存高,但是對保戶來說卻未必比較划算。要瞭解的是,定存和儲蓄險這兩種理財工具,特性截然不同。定存最怕就是銀行倒閉,如果中途解約,可以完整領回本金,只是利息打折而已。

儲蓄險並非如此,除了保險公司的財務情況,如果剛買保單就解約,很有可能幾乎拿不回本金,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新聞有提到年繳938萬,想要解約卻只能拿回1萬元。所以儲蓄險只適合有壽險需求,資金又多到沒有流動性問題的高資產人士,因為中途解約的損失,甚至可能比買股票腰斬更可怕。

因為有解約損失的特性,許多人都認為儲蓄險可以強迫自己存錢。這其實是忘記了自己身上已經淋了油,卻還想要跳火圈的作法。想要強迫自己存錢,也就是已經知道自己存不了錢,銀行裡面根本沒有足夠的緊急準備金,結果還用最沒有流動性的儲蓄險來把自己的資金綁死在裡面,這其實是增加自己財務風險的可怕作法。錢存不下來,不是買儲蓄險的理由,而是增加自己資產流動性風險的陷阱。

除此以外,如果將來利率上升,可能現在買的儲蓄險原本比較高的報酬,一下子就被定存利率比下去了。利率的升降沒人能預測,但是以目前這麼低的儲蓄險報酬率來看,透過保險綁在相對低點,將來後悔的機率會很高。


Q:我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保費?
A:不管資產多寡,消費者都應該自己算一下所購買的保單,在未來會繳納的保費總額是多少。例如年繳938萬,繳費20年總共要繳納一億8760萬元,消費者就可以從這裡看出額度的規劃是否超出自己負荷的能力。不管是每年繳相同額度的保費,20年繳完滿期的險種,或是保費隨年齡逐漸增加的定期險種,都需要評估自己的繳款能力。

在規劃保險額度的時候,需求應該由保戶自己分析,避免讓業務員創造了並非真的有需要的保障。確認需求之後,保戶則不應該主動題列預算範圍,而應該讓業務員基於保戶的需求以及本身對商品的專業,進行規劃,並試算保費。

通常會建議採用所謂的雙十原則,就是年繳保費不超過年收入的十分之一,擁有的保障則要達到十倍的年收入。舉例來說,一個年收入36萬元的消費者,每年不應該繳納超過3萬6千元的保費,但是壽險保障則至少要360萬元。

但是這個原則其實並沒有任何根據,可以參考,但別當成一定要遵守的準則。比方說,若因為有房貸或負債,可能會需要更多壽險保障。


作者簡介_Buffettism (李柏鋒)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相信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作者李柏鋒,經營「USA STOCK」財經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現為線上課程《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講師與「ETF投資學院」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