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經濟重啟及各國央行灑錢救市,促使資金流向風險性資產,帶動國內投信基金規模全年大增4320億元,推動基金規模達4兆9552億元,年成長9.55%,創歷史新高紀錄。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截至去年12月底為止,投信整體基金規模達4兆9552億元,年成長9.55%,創新高。
法人表示,隨著通膨疑慮,今年央行政策轉向緊縮,預期上半年金融市場波動頻率加大,但進入下半年政策上路後,恐慌情緒消化,有機會走出新格局。
若按類型區分,去年規模增長最多的是國內股票ETF基金、國內股票型基金,各增加2309億、1409億元;另外,跨國多重資產型基金、跨國股票ETF基金也增加超過800億元。
減少最多的是國內貨幣市場型基金,金額縮減1696億元;其次是跨國一般債券型基金、國內股票ETF反向基金、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各減少545億、169億與144億元。
第一金全球大趨勢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從去年國內基金規模變化顯示,資金明顯流向風險性資產,尤其是台股主、被動式基金,規模同步大增。反觀,保守型的資產與債券型基金,規模出現縮水的情形,反映景氣好轉、市場資金充沛的現象。
進入2022年,黃筱雲指出,由於疫後需求大量湧現,造成供給趕不上需求,所以美國聯準會今年開始減少購債,同時考慮提早升息、縮減資產負債表,也造成流動性縮減的恐慌,股、債市都大幅震盪,預料將持續2至3個月。
黃筱雲認為,通膨壓力可望在第2季緩解,而且按過去經驗,聯準會政策上路後,市場情緒將逐漸平復,資金有望重回風險性資產懷抱。加上,景氣擴張周期尚未結束,企業獲利還有成長的空間,因此投資操作建議「股優於債」,並採取定期定額,搭配逢回加碼布局的策略,布局台股或全球股票型基金。
新光投信台股投資團隊表示,2022年台股多頭格局不變,儘管Omicron疫情全球擴散,從台積電概念股、創新技術、綠電、電動車、元宇宙等電子新五虎潛力族群中,仍有不少利基電子股,未來想像空間大,後市仍大有可為,建議投資人趁農曆年前台股整理期間,擇優分批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