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過去數週以來港股因「反送中」遊行抗議而大跌,但統計發現,陸資完全未受影響,依舊大舉透過滬港通、深港通買進港股。

英國金融時報9日報導,今(2019)年截至上週五(9月6日)為止,透過滬港通、深港通買超港股的陸資總額,已來到接近1,600億港元(相當於200億美元)。相較之下,2018年全年度的淨流入額只有827億港元。

Natixis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說,中美貿易大戰應是港股吸金的主要推手,這促使人民幣走貶,而港幣跟美元掛勾,以港幣計價的港股也因此變得較具吸引力。

除此之外,Herrero也聽聞,北京當局下令要國營機構買進港股,以緩衝暴力抗議事件所產生的衝擊。她坦承,這兩股力量實在難以區分,因為目前還無法證明究竟誰是買家。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恆生參考指數8月因民眾暴力抗議事件而重挫了7.39%,直到9月4日才因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見圖)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而強彈;年初迄今漲幅只有3.32%。

若從過去歷史看,港股每當因大規模抗議爆發而重挫,之後都能強力大漲。

南華早報8月26日報導,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Elliot Wave International的統計,北京1989年爆發天安門事件、香港民眾舉行抗議遊行,當時導致恆生參考指數重挫27%,但之後恆指恢復元氣並進入牛市、指數大漲了523%。同樣地,2014年香港爆發雨傘革命、當時導致恆指下挫4.8%,但之後指數反彈、該波漲幅達到26%。恆指的本益比已在8月23日跌至10.2倍,低於4月份的11.8倍。(相關文章見此)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