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今年大盤指數的表現,從6月10日的1萬1,720.16點,一路上漲至10月8日的1萬2,887.19點,將近10%的漲幅,讓市場和投資人慢慢重拾信心。但與大盤連動性高、備受投資人青睞的金融股,卻因不斷受到政治緊張、利率調降、各國政府撒錢等動盪因素干擾,導致近期獲利表現持續不振,自然反映在相關類股低迷的股價表現。
金融類股指數於6月10日創下近期相對高點的1,311.56點後,就一路下滑疲軟。截至10月8日,指數跌到了1,204.9點,累積跌幅逾8%。為什麼金融股會與大盤走勢相反?
這要分析金控業務才能看出端倪,因金控旗下業務眾多,相對於銀行股更具營收多元、營運風險分散的優勢。而金控的獲利結構,可分為銀行(存放款、信用卡)、證券(股票、期貨、投信)、保險(產險、壽險)等3大業務類型(詳見表1),投資人須細究旗下子公司營收比重及獲利情形,並觀察其相對性風險因素才能持盈保泰。
銀行業務》降息+紓困 影響放款獲利
依銀行局對信用卡業務的統計資料顯示,玉山銀行8月份簽帳金額為390億6,000萬元,奪下當月簽帳金額第1的寶座。再觀察玉山金(2884)2020年第2季季報,上半年金控整體淨收益有高達34%來自手續費及佣金淨收益,代表金控獲利相當倚賴銀行。
另外,因為銀行獲利來源主要是藉由存放款的利差賺取收益,易受升(降)息影響獲利穩定度。合庫金(5880)就是相當依賴銀行利息收益的企業,從今年第2季季報來看,上半年利息淨收益占整體淨收益達72%。合庫金上半年利息收入為278億2,400萬元(年減8.11%),主要就是因為銀行端放款受到降息而影響利差空間(詳見圖1),加上配合政府紓困放款而導致金控整體獲利下滑。
證券業務》台股創新高 相關龍頭股表現亮眼
台灣證券交易所在10月8日新聞稿中指出,截至當日為止,台股日平均成交金額為1,907億2,400萬元,突破近年新高紀錄。再以當日全體上市公司市場總值為39兆2,300億元、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收盤為1萬2,887.19點來計算,今年至當日止所累積增幅分別為6.75%和6.41%。
而國內證券龍頭元大金(2885),旗下的證券、期貨及投信等子公司,因皆為業內龍頭而表現亮眼。故元大金公告自結前3季每股盈餘(EPS)為1.61元(年增率8.78%),充分展現金控獲利以證券業務為主的優勢,在金融市場逆風時仍可穩健發展。
保險業務》IFRS新制下 須立即認列過去損失
金管會於今年9月30日新聞稿表示,為讓國內保險業清償能力制度接軌國際,將於2026年全面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發布之IFRS17。
簡單來說,壽險業為高負債比及財務槓桿之產業,若採用IFRS17則以公允價值衡量資產負債及資本,就能有效降低利率及負債的風險。再以實際面來探討,最大衝擊就是保險公司必須立即認列過去「賠錢保單」的損失,但賺錢保單卻只能在保險期間採逐期認列。此時國內最大壽險國泰人壽勢必首當其衝,若未來因會計原則而預留各種準備金及提列盈餘公積,那麼也可能因此影響母公司國泰金(2882)未來的獲利及配息。
對於金融股,投資人最大的信心就是「不會倒」,即使發生嚴重利空也有國家出手相救,避免引爆一連串的金融危機。而今年疫情嚴重讓金融機構放款資產品質變差,導致許多銀行獲利不如預期,從逾放比的變化可看出端倪。觀察銀行局今年1至8月發布本國銀行資產品質評估分析統計表,多數官股銀行逾放比惡化幅度相對民營銀行來得快,可看出政策性放款對官股行庫的影響性極大。
例如官股模範生兆豐銀行,逾放比自1月份0.17%上升至8月份0.26%(惡化),但同期京城銀行的逾放比則從0.02%降至0.01%(表現優異),從兩者逾放比變化也直接反映在獲利動能差異。
價值投資大師塞斯.克拉爾曼(Seth Karlman)說:價值投資是購買一檔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並且在價格高於價值時賣出的投資策略。而目前金融股就頗有價值浮現的味道,無論是股價淨值比、股價本益比都出現相對低點,但投資人此時需特別注意低點浮現的主因為何。放眼2021年的金融股發展,多關注證券或手續費為主收益的績優股,除獲利相對穩定,也更能適應日益嚴峻的金融市場。
小檔案_阿格力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科技所博士
經歷:股感知識庫產業分析顧問、商周財富網專欄作家
現職:PressPlay訂閱作家、數位出版公司負責人
著作:《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30%》、《生活投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