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過去高股息ETF紅透半邊天,不過2024年後的市場卻瞬間反轉,高股息股價悶、配息縮水,加上景氣循環進入調整,風向轉吹市值型ETF,不少人也因買「市值型好還是高息型」而爭吵,不過無論是買誰,背後這家金控可能都是最大贏家。
過去兩年,高股息ETF幾乎成了台灣散戶的全民運動。從元大高股息(0056)到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再到話題性極高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高股息商品在2023年掀起定期定額風暴,只要敢買、敢扣,大家都覺得自己抓到市場的金雞母。
然而,2024年以後的市場卻瞬間反轉,高股息股價悶、配息縮水,加上景氣循環進入調整,投資人開始從滿懷自信變成集體沉默,不敢再炫耀、甚至不敢再打開APP查看損益。
更敏感的問題開始浮上檯面:「要不要停損?」「是不是應該乾脆換車投 0050?」
這個疑問像病毒一樣在社群與投資論壇蔓延。偏偏在這時候,市場的焦點又轉回台股核心:元大台灣50(0050)規模如今已逼近9,000億元,成為不少散戶重新尋找信心的避風港。
一邊是高股息悶到讓人沒耐心,一邊是大盤 ETF 再度強勢吸金,看似兩種路線的對決,其實背後卻藏著一個共同、而且真正穩賺的贏家——元大金(2885)。
這是一個很多人沒發現的投資結構現象。不論散戶怎麼換策略、換標的、換ETF,只要你回頭去看台灣市場的資金流,你會驚訝地發現:大部分話題型ETF、主流ETF,乃至於定期定額的長期熱門品項,幾乎都出自「元大投信」。
從高股息始祖0056、瘋迷全台卻績效悲劇的00940,到前兩年大家口中的「換車神器」00679B,再到如今聲勢再起的0050,全都是元大投信的產品。
這也是為什麼當台灣ETF總規模突破6兆元時,投信龍頭的品牌力量與渠道優勢幾乎成為其他業者難以撼動的護城河。
而第2道護城河則更深、更難取代:手續費。
台灣人喜歡交易ETF,也熱衷玩股票,不論你今天是加碼高股息、停損出清、改存 0050、做短線、做波段,你每一次下單都會經過證券商收費。結果就是——市場愈熱,元大證券愈賺;ETF愈多、成交愈大,元大金的營收愈穩。
換句話說,散戶可以換車、換股、換策略,但所有資金流的最終交會點仍可能回到元大金。
這是一個有趣也值得深思的現象:散戶在 ETF 戰場上追逐績效、在市場波動中尋找答案,但真正能穩穩從趨勢中獲利的,往往不是那些在高股息與大盤之間左右搖擺的投資人,而是把管道、商品與收費模式牢牢抓在手裡的「平台商」。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風險自負。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高股息悶局揭密:全民換車 0050,最後贏家卻還是元大金
延伸閱讀
研華營收創高卻毛利率更差,AI拉不動,龍頭老了?
普發一萬的假繁榮再起:熱錢推高股房市,稅收創高卻讓窮人更窮
小檔案_玩股網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