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時間比金錢更重要」?韓國百億富爸爸:這句話只適合「一種人」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摘要

對於收入有限者,時間常被視為換取金錢的工具,用一天賺更多錢是值得的;但對富豪而言,金錢已不再稀缺,時間反而更珍貴。時間價值具有相對性,不能一味模仿有錢人的思維。

在財富自由之前,我原以為金錢比時間更重要,對一天的時間價值只有幾萬韓幣的上班族來說,這可以說是很正常的想法。當時為了讓我的時間更具價值,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年薪。

但財富自由之後,時間比金錢更寶貴的情況變多了,這並非是我對金錢與時間的信念有改變,事實上,這是無可避免的結果。

舉例來說,假設有一個人整天挨餓,另一人則是在飯店自助餐盡情吃喝,這時對他們來說,即使同一塊麵包擺在眼前,代表的意義也完全不同,這是因為在有錢人和一般人的人眼中,金錢與時間的意義完全不同。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在大家都休息的星期天,有人從首爾搭飛機至濟州島一天來回,只為了送一箱蘋果並賺取20萬元。

對於日收入約10萬元的人來說,能用一天的時間獲取原應耗兩天才可得的工資,很可能覺得非常值得,甚至認為自己「賺」到了一天。

但對日收入約100萬元的人來說,他很可能反問自己:「用寶貴的一天換取區區20萬元值得嗎?」這樣的想法差異正好驗證:「即使時間相同,其經濟價值也會隨著金錢實力高低而有所不同。」

然而,這時很容易出現「有錢人的時間比貧窮的人的時間更有價值」的想法,而且在這樣的狀況中很容易出現思維和行為偏差,例如:認為「時間有限,不該只是工作」。

時間的價值是相對的,如果以金錢換算的話,貧窮的人的時間反而可能比有錢人的更珍貴。但若非以金錢換算,單純評估休息或旅行等時間本身的價值,兩類人的時間價值感則沒什麼差別。

然而若認為「反正這段時間也賺不了多少錢,還不如去玩樂更好」,可能就會浪費將時間轉換為金錢的機會。會導致這樣的狀況是因為許多人只聽過「有錢人重視時間勝過金錢」,於是認為自己也可以比照辦理,從而陷入錯誤的模仿與判斷。

基本上有錢人已經擁有龐大的財富,會認為時間有限且不夠,所以更具價值,這是非常合理的思維;同理,貧窮的人若能善用時間不浪費,將其變成金錢,也是很明智、務實的選擇。

對只有100萬元的人來說,如果用24小時就能賺到20萬元,等於是賺到自己總資產20%的錢,是非常珍貴的事。但對擁有100億的富豪來說,利用24小時賺20萬元可能不值得,還不如去旅行、閱讀、和家人一起休息會更好。

如果真的認為時間比金錢更重要,那麼就應該盡快創造出一個「不再需要把金錢擺在時間之上」的生活狀態。因為用來賺錢的時間,和用來休息或享受的時間,本質上的價值是完全不同的。

至於「金錢與時間哪個更重要?」這個看似愚蠢的問題,我能給出的最誠實回答是:
「因為我已經擁有龐大的財富了⋯⋯」

結論:
時間比金錢更重要的這句話,僅適用於金錢比時間更多的人。

延伸閱讀
曾賣過鯛魚燒、住1坪小房間,韓國富爸爸從負債到百億身家:勞動是成為有錢人重要的過程
想靠投資改善生活關鍵是本金!FIREman 39歲退休的實戰筆記:2方式無痛存錢

書籍簡介_把時間變財富:韓國超狂富爸爸從負債到百億,66條金錢翻身之道

作者:朴成賢
原文作者:박성현
譯者: 林建豪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5/10/01

作者簡介_朴成賢
以「投資之神」稱號聞名,韓媒更稱他為「韓國富爸爸」,曾出版多本理財暢銷書,包括《나는 주식 대신 달러를 산다》(我買美元而非股票)等。本書中,朴成賢分享了自己從「負債累累的平民」到「百億資產家」的真實經歷,並提出了66條關於時間、金錢與自由的實際建議。

朴成賢出身於貧困家庭,是社會最底層的「土湯匙」階級,父母親留給他的只有「債務」,1999年剛出社會時僅能租得起漫畫店鍋爐室改造的小房間,坪數甚至不到1坪,幾乎一無所有的他就在大企業上班18年,過程中日以繼夜拼命工作,但也理解到勞動力會隨年歲增長下滑,故開始學習投資,他翻遍市面上所有理財書籍,在書海中尋找萬無一失的投資方法,終於在後來學會分批買進和分批賣出的系統化投資方法,並在40歲初頭時達到財富自由,現金資產達100億。

為了分享變富有的方法,朴成賢淬鍊出本書,從心態、工作、投資、人生面向切入,聚焦如何成為「黏錢人」,並提出想成為有錢人該擁有的致富思維,幫助大眾更有效的利用時間實現財富自由。

譯者簡介_林建豪(Bryan Lin)

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曾於韓國的安東大學當交換學生;曾任職半導體公司與遊戲公司的韓文翻譯;漫畫譯作已超過700本。目前為專職翻譯,主要翻譯線上遊戲、各類書籍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