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摘要

1.企業訂下的對策不是永久的對策,對策有分2種:暫時對策和永久對策。

2.二分思考法可以幫助企業多元思考。

各位讀者好,今天我想帶領大家走進我在企業輔導的一個場景。好一陣子沒有跟大家分享我在企業上課或輔導的故事了,今天就來聊聊,看看建文老師是如何在企業中進行輔導的。

有一家企業邀請我們公司執行PCIT的輔導,至今也已經輔導好多年了。他們的學員都很可愛,慢慢地我跟某些主管和學員,也已經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係。其實輔導和上課是很不一樣的,去企業上課,課程結束後,不見得能跟學員有更多連結,但如果是輔導一家企業,往往可能是2年、3年、甚至有些公司到現在第8年,還需要找建文老師輔導。

今天我想舉一個案例來分享。為什麼選這個案例呢?因為在輔導過程中,我講了一些內容讓他們眼睛一亮,覺得很驚訝 ,「哇,這個怎麼以前都沒想過?透過彭老師這樣一講,真的就恍然大悟了!」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場景呢?當時我去輔導時,遇到一個專案需要改善。這個問題源於客戶的投訴,他們的機器自動測試系統出現了問題。寫過程式系統的人都聽過「bug」這個詞,就是說他們公司IT部門在撰寫機器的自動測試系統時,出現了系統bug,導致客戶投訴。在過去一段時間,已經讓客戶投訴了2次。

因此,他們就拿這個案例來學習國際PJ法,希望藉此找出原因並採取對策。如果讀者沒有聽過國際PJ法,你們可以去看看我在2020年3月出版的第一本書《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國際PJ法》。國際PJ法就是一套系統性的問題分析和解決方法。他們希望透過PJ法這套系統性的問題分析和決策步驟,能夠徹底解決問題。

當他們分析問題後,找到的原因是這樣的:因為這個系統程式在寫的過程中無法知道它有bug,所以必須進行測試。由於這個自動測試系統是放在機器上的,所以他們必須讓機器進行試行,生產一些產品。

他們認定的原因是:在試行生產時,沒有人去分析也無法確認結果。那為什麼他們覺得這是原因呢?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有同仁去分析與確認,就一定可以找到這個系統bug。之前會產生客訴,就是因為在過程中沒有人去分析,所以不知道系統有bug,結果就造成客訴。

因此,他們在報告中認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試行生產時無人分析以及確認結果」,他們下的對策就是,既然無人分析和確認結果,那就安排一個人一定要去做分析,他們認為只要能安排某位同仁去分析,就一定可以找到這個bug。

當天的輔導,我們正在輔導對策分析這個階段。因為我們每次輔導有不同進度,PCIT的輔導一開始先輔導,主題選定,問題分析,然後是原因分析,接著是對策分析。當我看到這個對策時,心裡在想:安排人員分析,那萬一真的沒有人怎麼辦?雖然對策寫說要安排人員分析,但實際上可能就是找不到人去分析。

在討論過程中,我用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思考:「各位學員,你們覺得這個對策真的是一個永久的對策嗎?因為在國際PJ法中,我們的對策分2種:暫時對策和永久對策。當試行生產時無人分析和確認結果是原因,而你的對策是安排人員進行分析,你們覺得這樣的對策是永久對策嗎?」

二分思考法,讓企業不往單一方向思考

大部分人都認為是永久對策,因為他們的思維是,只要有人分析就一定可以找到bug。在這一組5個學員中,有4個人都這麼認為。只有一位同仁Kevin沒有舉手,當我問他原因時,他說感覺這個對策似乎不是很永久性的,在未來執行過程中可能不會那麼順利。

此時,我也謝謝大家的回饋,其實這個問題可以運用彭老師創新的一個分析方法,「二分思考法」(Dichotomous Thinking,簡稱DT),此方法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考框架及突破思維慣性。二分思考法就是「有人/沒人」、「是/不是」、「內/外」、「制度/非制度」、「流程/非流程」這樣的思考方式。這種方法能讓你在思考對策時更全面,不會只往單一方向思考。

接著,我就問他們:「如果用二分思考法來看你們提的對策『安排人員進行分析』,這是『有人』的情況。那麼按照二分思考法,那『無人』的情況該怎麼辦?如果真的沒有人但又必須進行分析,你們的對策是什麼?」

這時,組長Sam就主動舉手說:「彭老師你這樣一說,我想到了!其實我們可以寫一個程式來進行分析和確認結果。雖然寫這個程式可能需要一些時間,而且我們以前沒寫過,但聽了彭老師講的二分思考法,這個解決方案確實比單純安排人員進行分析更永久。」

其他組員也認同這個想法,他們說彭老師的DT法真的打開了他們的思維框架。過去一直認為沒有人分析,就只能安排人員分析,但這樣的做法在執行上可能這個月可以,下個月可以,今年可以,但明年可能就不行了。今天學到了二分思考法,終於打開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因此大家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很直覺的反應。比如沒有教育訓練就實施教育訓練,沒有人分析就安排人分析,物料有問題就補充物料,供應商有問題就換供應商。這種直覺反應常常有盲點,因為思考不夠全面。所以學習國際PJ法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工具,例如DT思考法或ATA思考法的意義,就在於能幫助你看到專業以外的盲點。

回到這個案例故事,原因是試行生產時沒有人分析和確認結果。按照二分法,「有人」就是安排人員進行分析,「無人」就是請IT設計一個自動分析的系統程式。這樣思考後,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對策都可以實施:安排人員可能是短期對策,設計系統程式則是中期對策。這樣的邏輯思考方式才能徹底解決問題,避免問題再次發生。

這就是我在企業輔導中的一個真實場景,主要是在輔導他們的對策思考。聽起來很簡單,但要把二分法變成工作或生活的一部分,確實需要不斷練習。除了二分法之外,我也把我自己在企業授課輔導常用的16個邏輯思考方法收錄在我的線上課程中。

如果你想成為卓越的主管,或想學習主管的解決問題的邏輯,或想學習台積電主管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考,或已經是主管但想要更厲害,那麼這一門線上課就很適合你。

延伸閱讀
跨部門溝通問題多?前台積電主管教你逆轉部門溝通危機
職場生存必學!3個數字幫你說服主管、解決問題
超實用的國際PJ法8步驟

小檔案_彭建文

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創辦人及執行長
輔導企業經驗逾20年,授課企業達500家
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
榮獲「卓越工程師獎、台積師鐸獎」
「國際PJ法」創辦人
《商業周刊》專欄作家
《職場冰淇淋》Podcast節目主持人
著有《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思維的良率》、《思維的製程》

線上課程:台積電前主管彭建文教你:20種高效能思維工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