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貿易為何能創造財富?經濟學家用日常情境舉例給你聽,快速搞懂商業底層邏輯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對物質財富的誤解

財富是由什麼組成的?僅僅是錢嗎?或者股票和債券?不動產?你的財富包含哪些東西?很多人習慣性地認為經濟體系只創造「物質財富」,如蘋果iPad或iPhone。但是,除非某個人認為這些東西有價值,它們才能稱為「財富」。按照經濟學的思考方式,財富就是人們認為有價值的任何東西。

財富是對選擇者有價值的東西

價值是選擇者眼中的價值。額外的水對想要灌溉的農夫來說是額外的財富,而對遭受密西西比河水災的農民來說就不是。2尺高的新雪對滑雪勝地的老闆來說是額外的財富,對道路清潔工來說大概是個會把腰累斷的負擔。

經濟成長並不在於生產更多的東西,而在於生產更多的財富。當然,有形的東西能對財富的產出有所貢獻,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必要的。甚至像健康、愛和心靈的寧靜這類「非物質」的東西,最終也有某種實體。但是,財富的成長和物質產品的體積、重量或數量成長沒有必然的聯繫,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拋棄「財富等於有形物質」這一見解。

貿易創造財富

對貿易的懷疑至少可以上溯到亞里斯多德。這些懷疑傾向於認為,自願的交換總是(或應該是)等值交換。其實反過來才對:自願的交換從來就不是等值交換。如果是的話,交換就不會發生了。交易雙方互相合作,都得到了獲得更大價值的機會。對於雙方來說,這種獲益的機會就是一種誘因。

這就是開展貿易的原因,它增加了雙方的價值和財富。每個人都用一種稀缺而有價值的東西換取另一種更有價值的東西,每個人都付出了成本。實際上,任何選擇或行為都伴隨著代價,某個被捨棄的機會。按照經濟學的思考方式,獲得某物的成本就是獲得它必須付出的代價的價值。為了強調,我們稱為機會成本。

自由貿易是一個機會,能同時為交易雙方創造更多的財富。每個人在交換中合作,都能找到一個增加自己財富的方式。

這一生產性過程(交換)的結果是雙方產出的價值都比投入的價值大,這項生產性的活動不需要別的什麼了。交換擴大了真正的財富。如果雙方想得到更多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是一個高效的方式。

值不值得?效率與價值

經濟學家常把效率掛在嘴邊,來回答這個問題:一輛車每加侖汽油能跑18英里,另一輛車每加侖汽油能跑45英里,哪輛車效率高?初看起來,好像跑得多的必然意味著高效率。在某種技術性意義上沒錯。而那些數字,即所謂的「客觀資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潛在購車者的重要資訊。但是,決策者一定會問一個問題:「值不值得?」畢竟燃油效率愈高,車的成本也愈高。在做決策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權衡所有期望的額外效益與額外成本。

要買每加侖汽油能跑較多里程的車,就會有額外的成本,這對於購車者而言也是重要資訊。假設每加侖汽油能跑45英里的車要賣3萬美元(編按:約合新台幣95萬3,293元),而每加侖汽油只能跑18英里的車賣2.4萬美元(編按:約合新台幣76萬2,487元),多數潛在買主也許會感到前者雖然單位里程比較省油,但不值得這個價。對他們來說,買這種車的額外成本超過了節約燃料帶來的額外效益。車型大小同樣重要,對4個孩子的家庭來說,可能節油的車不夠用,他們願意犧牲燃油經濟性以換取舒適性、安全性,以及其他額外的任何考慮都會影響選擇。「技術效率」的概念只關注客觀資料(比如每加侖汽油能跑多少英里),並沒有考慮決策者賦予投入和產出的價值。經濟學家的效率概念——為了強調,他們稱為「經濟效率」,從決策者的角度比較額外效益和額外成本。如果決策者判定期望的額外效益超過了期望的額外成本,就稱這個決策或行動計畫是經濟上有效率的。

簡單地說,個人層面「值不值得」這種問題,問的就是經濟效率,對此的回答可能因人而異。辦公室裡,有一位員工開車來上班,第2位坐地鐵,第3位騎自行車。每個人都會比較額外的成本和額外的效益,然後選擇他們認為最好的交通方式。第1位願意承受購買和維護車輛的費用,因為他更看重舒適性;第2位希望躲避高峰期堵車,喜歡在地鐵上看看書喝杯咖啡;第3位自認很環保,並且喜歡運動。每個人都在追求一種「有經濟效率」的上班方式。總之,每個人都揭示了自己的偏好和價值觀。他們在辦公室裡對哪種上班方式最好看法不一致,其實是因為價值觀不同。

價值觀決定了我們對效率問題的看法。社會上對於某個特定專案的相對效率的爭議,往往是對某種東西是相對有價值還是相對沒價值的爭議。了解這一點本身並不能解決任何爭端,但是如果連爭端是什麼都不知道,那麼解決爭端勢必就更加困難。

問題不在於「到底哪個效率更高」,而是「誰有權做出某個特定的決策」。鑽出睡袋然後爬山,這對於一個並不想尋求挑戰、只是盼著晚上鑽回睡袋的人來說,無疑是極端的無效率。登山愛好者肯定會極力反對這種看法,但這並不會引發社會衝突,因為我們都同意,一個人應該有權決定自己度假時露宿山頂更有價值,還是睡在床上更有價值。只有當我們對「誰擁有哪些權利」意見不一的時候,才會激烈地辯論某種做法是不是「真」有效率。比如耗竭森林或採光煤礦,或者「在一個自然資源迅速消耗的世界上」,一輛汽車只坐一個人這個普遍現象是不是「不可思議的無效率」。

在遊戲規則建立起清楚和有保障的產權的同時,也決定了用什麼樣的程序來衡量期望的成本和效益,以達到決策目標。事情不是看安排有效率與否,而是看是否有絕對的權利來衡量行為涉及的投入和產出的價值。

延伸閱讀
升息太快為何會導致銀行破產?從2023年銀行倒閉事件,看利率的反撲與新型金融危機
世界局勢動盪,如何保護財富?橋水基金創辦人帶你從經濟週期預測未來,提早做準備

書籍簡介_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想掌握商業底層邏輯,要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暢銷經典版】

作者:保羅.海恩(Paul Heyne)、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大衛.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
譯者:史晨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02/29

作者簡介_保羅.海恩(Paul Heyne)、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大衛.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
【保羅.海恩(Paul Heyne,原版作者,1931-2000)】
華盛頓大學經濟系傑出講師。他是大學經濟學教育的改革者,終生致力於改變僵化刻板的教學方式,被譽為美國「近25年來最優秀的經濟學教育工作者」之一。本書為其代表作,在全球享有盛譽。

【彼得.勃特克(Peter Boettke,修訂版作者)】
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教授,同時擔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經濟中心副主任、美國市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大衛.普雷契特科(David Prychitko,修訂版作者)】
北密西根大學經濟學教授。

譯者簡介_史晨
專業譯者。

《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想掌握商業底層邏輯,要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暢銷經典版】》
☛立即購書:博客來誠品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