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我們若想了解複雜的投資世界,該聽聽美國太空物理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話:「科學一大戒律就是『誤信權威的主張』。」

我了解,要跟權威人物持相反意見絕非易事。如果議題又不是你的專業的話,那就難上加難。但單單只是「公認的專家」說了某件事,也不一定是事實。想想看:

◆IBM董事長托馬斯.沃森(Thomas Watsons)對未來電腦的看法是:「這個世界只需要5台電腦。」

◆乙太網路的共同發明人是業界領袖,叫羅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s)。他在1995年時信誓旦旦地說網路「很快會眾所矚目,並在1996年大跌失寵。」

◆微軟(Microsoft)執行長史蒂夫.鮑默(Steve Ballmer)在2007年提出專家的見解,說:「iPhone絕對不可能拿下可觀的市占率。」

想想看,如果我們真的相信這些專家的話,從不質疑、不挑戰、不考慮其他看法,現在的情形會怎麼樣。鐵達尼號出發前,造船公司副董事長菲利普.富蘭克林(Philip Franklin)說了一句話:「鐵達尼號沒有沉船的危險。這艘船沉不了,乘客忍受的就只有不便而已。」

當鐵達尼號慘劇發生後,菲利普.富蘭克林態度變得謙卑,公開道歉說:「我以為船沉不了。我的看法源自於最好的專家建議。」

市場專家

你現在有機會預防可能會出現的鉅額虧損,方法就是質疑不夠好的常態,尋找更好的方法。

如果把大部分的積蓄投入股市,只要市場開始快速下跌,你就會感到緊張。如果世界知名經濟學家兼長春藤聯盟的教授跟你說,「不要擔心,你是否能安心,或至少獲得一點力量『堅持到底』呢?」或說:「股市之後會回彈,很可能不會再落到這樣的低點。」你會不會比較好過點?

打開新聞,聽到你最愛的專家名嘴與理專也這麼說,你是否也會認為自己反應過度,應該要「按部就班」地「努力堅持」呢?因為在1929年,美國史上最嚴重的股災前就是這樣。

多數心直口快的理財名人並不了解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闕漏,不了解所有的投資選項,只是繼續鸚鵡學舌,提倡買進持有純股票債券的策略。其中有很多人在這個產業的資歷並不深,你絕對所託非人了。更不用說,有許多人的動機不可告人。

我們先坦誠面對自己,無論是否要尋求他們的建議,有些主流聲音就是很大聲,難以忽視。不管你喜不喜歡,只要一不小心,他們就有可能會影響你的投資和其他財務決策。

高談闊論的專家

這些能夠預測未來的人會言之鑿鑿,宣傳自己的信念,很難忽視。CXO Advisory Group是市場研究分析公司,研究過這些在鎂光燈下的「專家」說的話到底有多準確。該公司調查了6,500多則針對美國股市走勢的預測,這些預測由68位專家陸續於7年內提出。

這些大師平均只有47%的時候正確,所以你之後如果聽到有人做出大膽的預測,或許就該把這些意見聯想成硬幣掉在地上的聲音,因為「專家」正確的機率,幾乎就跟丟銅板丟到正面的機率差不多高。

線上大師

每次經歷長期或快速的股票成長時期,理財小白都會傾巢而出,開始吹捧自己的成就。但多數人都不知道,他是運用極高的槓桿操作高風險的股票,而不是靠真本事來交易。

隨便遵循成功人士的建議,顯然不是明智的長期策略。在市場蓬勃時,有許多人一夜致富(很多人認為他們是專家)。科技繼續進步,毀滅力道也愈大。如果社群媒體在1990年代就存在了,絕對有許多知名理財網紅會教你「基本知識」,好讓你跟他們一樣過著絢麗的生活。

現在這些理財投資「權威」到處都是。他們有很多粉絲,「教導」你如何達成財務自由。想想看這些教你投資的YouTube頻道,經營的人最早也才在2009年加入市場(經歷很長久的股市榮景)。

這些網紅往往都把自己當作嚮導與專家。而有數百萬人都會聽他們的建議。要記得,在討論你一生的積蓄時,經驗很重要。我絕對不是說年輕人(或新手)沒有寶貴的見解,他們當然可以有寶貴的見解。但說到社群媒體和YouTube,大家往往會以為網紅理財成功(或是人生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專長和知識,而不是社群知名度和其它活動。

小心點就是了。你收聽某些人的節目,發現自己喜歡他們,準備聽從建議時,一定要確保他們的邏輯、資料與研究穩健。尋找相反的論點後根據資訊,自己做出結論。

自己打造定海神針

外面有很多嘈雜的聲音,要吸引你的注意,你的勝算看似不大;但這裡討論的事很重要,是你一生的積蓄,絕對不能盲從。你不能說:「喔,好吧,你是理專,所以就照你說的做。」或說:「好吧,你收6位數字的錢在電視上發表意見,一定很厲害,所以我就照辦。」每件事都要質疑挑戰,一定要真的了解做這件事的原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此也包括要質疑我的想法,這樣才能對自己最終的決定產生信念。

花時間做這些事可能沒那麼好玩;但我希望你到現在已經可以了解,自己的理財決定很重要,而找到能夠信賴的來源也非常重要。這是重點,這是你的積蓄,這是你會傳下去的財產。

在這個世界中,想必多數人仍沒做好準備,面對下次意外的恐慌,所以你必須建立自己的定海神針才能有所依靠。要打造定海神針就必須花時間:
1.了解主流議題。
2.徹底檢視理財資訊的來源。
3.發掘更好的解決方案,予以貫徹。

迷思:應該要遵循「專家」的建議。
事實:「專家」經常出錯。

延伸閱讀
財經達人見一個追蹤一個,只為跟風成功投資人輕鬆賺快錢?財經作家:別以為世上有致富懶人包
他曾盲目跟從財經專家投資而賠錢收場⋯培養自己判斷股票的習慣,才是致勝關鍵

書籍簡介_黑心理專的自白:揪出你常看到卻不知道的投資話術,保護畢生血汗積蓄,聰明實現財務自由

作者:史蒂芬.史派塞(Stephen Spicer)
譯者:賴孟宗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2/12/28

作者簡介_史蒂芬.史派塞(Stephen Spicer)
國際理財規畫師(CFP)與美國壽險規畫師(CLU)持證人。曾於美國大型金融公司工作數年,銷售成績亮眼,於1年內售出價值100萬美元的保險商品,榮獲百萬圓桌(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會員資格。

但他任職時,卻發現公司推薦給客戶的投資方案並非最好的策略,儘管一堆所謂的專家名嘴都推崇這些說法。這些建議使他愈發不自在,開始懷疑工作的意義,最後毅然決然離開高薪職位,自立門戶,以挑戰主流投資迷思為己任,致力解決客戶(和自己)的投資理財規畫疑慮。

他認為投資的目的是要能把家人照顧好,所以必須於長久的終生投資中做好各種準備,因應任何可能發生的情形,希望能盡己所長幫助擁有相同目標的人。

要深入了解作者和史派塞資本,請造訪:Spicer Capital

譯者簡介_賴孟宗
英國杜倫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學中英口譯組修業畢。曾任職於中華民國外交部,擔任部長級以上官員與副總統口譯,曾參與WHA、APEC等國際會議,現為中英會議口譯員,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講座。已出版譯作包括《買下全世界》、《愈說不愈自由,還能當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