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

在一個理想的交易世界中,賣家的良性競爭和消費者的理性選擇,會把不同CP值的商品逐漸區分,例如CP值愈好的產品,愈容易獲取消費者的青睞,賣家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和市場占有率;另外,CP值比較差的產品,則會漸漸失去消費者的信賴,最後淪落到被淘汰的處境。

但在所處的現實生活,這可能要複雜得多,尤其在金融市場更是如此。

約有75%的共同基金無法戰勝基準指數

以共同基金市場為例,有大量的研究顯示,長期平均75%左右的共同基金無法勝過基準指數,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無法持續的戰勝市場,而且隨著比較的期間愈長,獲勝的機率愈低。由於主動型共同基金無法戰勝基準指數,導致投資這些主動型基金的投資人造成的損失,每年高達2,000億美元以上之多。

一般來說,投資金融商品如同平時購買日常用品,貨比三家與三思而後行,若是一位理性的投資人,基於客觀的數據,理論上會選擇更加低成本的被動型指數基金 / ETF。然而在現實中,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在西元2000年左右,美國主動型共同基金的資金總規模約2兆美元,而這個數據到了20年後的2021年,上漲到了10兆美元,整整漲了5倍。也就是說,投資者們並沒有因為主動基金差勁的表現而唾棄他們,而是選擇買入更多的主動型基金。從表面上來看,這種現像似乎讓人感覺匪夷所思。那麼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

投資基金虧損常見的3大原因

原因1》資訊不對稱(報酬與內扣費用)
產品本身的複雜程度,造成了嚴重的資訊不對稱。如果我們問一位消費者,一台吸塵器的品質與價錢好不好,那麼絕大多數消費者,都可以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吸塵器的大小輕重、吸力與電力、使用時間、是否方便清潔與保固期多長等...,這些表現都是比較容易觀察和比較的。

但同樣的,如果我們問一位投資人,這一檔基金好還是不好?這個問題就要復雜許多,甚至許多在資產管理產業工作的夥伴可能都不易回答。

1.報酬表現
因為衡量基金表現的好與壞,不應該是用「絕對報酬」來評估,而是利用相對於基準指數的「相對報酬」。若用前者的絕對報酬來看,假如2022年某檔基金績效為26%,會讓人有種績效非常好的感覺,但如果將基金績效和其基準指數29%的報酬做對比,實際上是表現差勁的基金,因為基金報酬輸給市場基準指數,倒不如利用ETF直接投資指數。

很多投資人,對於基金的夏普值(Sharp Ratio)、索丁諾值(Sortino Ratio)、貝它值(Beta)、阿爾法值(alpha)或波動度(Volatility)的概念不太理解,也不懂如何計算,因此也不太可能基於這些指標比較基金,即使現今有許多基金評分網站,提供綜合分數或是星星評比,也不代表基金未來的表現,過去的報酬僅供參考,過去績效不能代表未來表現,這句話早已告訴投資人,投資不是考試,不是過去考試都考100分的神童,未來就會一直考100分,看分數選基金最終是失敗的,要不然這些評級機構早已發大財。

另外,基金在不同期間範圍內的報酬有非常大的隨機性,可能幾個月表現很好,但是觀察幾年內的報酬卻非常差勁,因為基金的經理人會換人,過往業績好的基金,可能是基金經理人的水平高,更有可能是他當時的運氣好,或者兩者兼具。過去績效好的基金,無法保證其未來的績效也一樣好。

如果我們把投資和購買吸塵器做一個對比,就可以看出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某一個品牌和型號的吸塵器,使用一段時間後,它的品質、使用情況與評價一定具有持續性,可以保證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高品質,因為硬體的東西通常都是同一產線品管與製造。但是由於投資的世界裡,有很大的成分來自「運氣」,報酬的好壞到底來自實力還是運氣,至今還是議論紛紛。

上述吸塵器的規律在基金行業不存在,導致投資者無法用購買吸塵器的相似方法,去比較和判斷基金的好壞,反而更容易追漲殺跌,導致自己蒙受投資損失的錯誤。


2.內扣費用
其次,基金的內含費用非常不透明,尤其在台灣更是如此,投資成本不僅只有表面的交易手續費,更有可能有內扣費用(又稱「內含成本」),台灣的金融業者習慣不同,不一定會一覽無遺的在產品介紹頁面大大顯示所有內含成本,你需要找厚厚的公開說明書或是在網站上非常不明顯的角落,才有機會瞭解費用有多少。

原因2》產品包裝技巧高明
銷售機構有很強的銷售動機,擅長使用一些高級的包裝技巧。舉例來說,假設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有幾十檔、甚至上百檔不同的基金。那麼每年他們會挑選哪些基金去重點推薦給投資人呢?

答案絕對顯而易見,肯定是推薦最近1年~2年績效最好的基金。因此當你接觸到基金銷售的時候,通常你會發現自己看到的基金好像都很誘人、很厲害,表現都非常棒,但其實只是基於供應商精挑細選的小樣本產生的錯覺罷了,況且大多數基金公司都不太會在基金的宣傳資料上揭露過去長期的歷史報酬和波動率,因為與第1點的提及的原因相同——隨機性太大。

關於基金績效的持續性,美國標普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 LCC)每年都會做這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結果與學術文獻差不多,當年度表現好的基金未來的表現是無法持續,而且可能成為明年的輸家,當測試的時間愈長,基金好表現的持續性愈差。

下圖呈現美國2016年表現排名前50%的美國國內股票基金,在2017年~2020年持續維持排名在前50%的比例,淺藍色為按照常理,應該每年都會有半數的基金在下一年度持續維持在50%,但實際上到2017年的時候,僅有21.4%的基金持續在前50%排名;到2020年時,當時排名前50%優秀的基金,僅4.8%的基金還留在前50%的排名。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時間愈長期,基金表現的持續性愈差。

 

事實上,基金公司只是玩了一個「倖存者偏差」的遊戲而已,讓你相信他們具有堅強的實力可以幫你獲取超額報酬,但由於這些更高的報酬帶有很強的隨機性,因此買了這些基金的投資者,在未來獲得類似超額報酬的概率是很低的。

原因3》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許多行為金融學研究顯示,我們人類經常受各種常見的非理性偏見影響,做出非理性的決策。舉例來說,很多人容易受到「熱手效應(The Hot Hand Fallacy)」的影響,在腦子裡默認最近發生的情況會持續。

例如一位籃球員連續投3次3分球都進,大家會認為他現在手正熱,接下來一定會繼續進球,但實際上每次投球都是獨立事件,並不影響下一次投球,唯一影響的只有運動員的心理。因此,當我們看到近期這檔基金的表現非常優秀時,我們的大腦會認為這檔基金未來幾個月的報酬也會持續,從小樣本中推展到總結,因此更容易受到基金近期績效表現的影響,做出錯誤的判斷決策,殊不知這其中包含了很多充滿隨機性的噪音。

綜合來看,基金產品雖然有經理人幫你操盤,看似簡單,其實卻是很複雜的金融投資工具。

為什麼基金的好績效無法長期持續?原因可能是資金規模、隨機性、整體市場表現、基金費用、經理人換人或是運氣,不論是什麼原因,總之看過去報酬去挑選基金早已被證實不是好方法。也因為基金的報酬無法長期有穩定表現,許多投資人紛紛選擇ETF,穩定跟隨大盤指數報酬表現。

資訊不對稱,導致投資人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身為一般投資人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輕易掉入「過度自信」的行為學陷阱,成為金融機構獵取的小白對象卻還不自知,透過提升自己的投資知識來強化自己,通過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更理性的投資者。

延伸閱讀
與股神同行:巴菲特遺產指定買S&P 500指數,想學股神投資,可買這3檔ETF!
公開第3季「高含積」ETF報酬率,這5檔持有比例最高!股魚教你這樣做,輕鬆追隨大咖投資腳步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小檔案_理財W實驗室

理財W實驗室/黃御維 Wilson

我是一名證券分析師,任職證券相關產業,個人投資經驗超過9年,接觸過各種金融商品與投資工具,也遇過市場的大小風浪,我創立「理財W實驗室」是希望傳達更多正確的投資觀念與想法給你,希望你能因為的文章或是簡單的一兩句話,減少許多在投資路程的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