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台北近郊風景秀麗之處開了餐廳,很適合三五好友去那邊吃飯、遛小孩。一個假日,我們幾位好朋友相約,攜家帶眷一起去那裡吃飯聊天。結果吃飯的是我們,只見那位朋友指揮服務人員忙進忙出,幾乎沒有時間坐下來講上幾句話。
過了沒多久,隔壁桌有一位老先生,大概也注意到了他的忙碌,笑著對他說:「有夢最美,築夢很累。」
另一個故事的主角,則是我過去的一位同事,他有很好的美術天分,離職後的幾年內又換了2份工作,最後他拿了一筆錢出來,開了一家小咖啡店。憑藉著他的藝術才能,我覺得店裡的裝潢擺設很有味道。前一陣子我正好因為公務去到那附近,就繞過去買杯咖啡、順便和他聊聊近況。
聊著聊著,我好奇起來,到底開一家咖啡店的收入好不好?他的個人經驗是:「有時候忙一點、有時候閒一點,一整個月下來,總還賺了一點小錢。不過如果真的要討論錢的問題,以前在公司當主管的薪水還是多一些。想一想,就當作少掉的錢換來的是比較自由自在的生活囉!」
有一陣子我很常造訪日本東京,發現東京有很多規模不大的店家,賣的是拉麵、中華料理、傳統和食、燒烤等等,一整家店大概也只坐得下5、6位客人,這樣的店家絕大部分是老闆的家庭成員自己打理、走物美價廉的路線、賺到的錢足夠養活老闆一家子(記得多年前有一部很紅的節目叫《搶救貧窮大作戰》,專門幫助那些活不下來的小店),但想賺大錢大概也不容易。
上班族或開小店,孰優孰劣?
在我小的時候,印象中台灣也差不多就是這樣「開一家小店就不錯」的社會。隨著經濟起飛、高等教育的推廣,曾幾何時,念普通高中、大學、當個上班族(尤其如果可以找到一飛沖天的產業或公司)變成顯學;然後又過了幾年,經濟發展開始趨緩、大學生供過於求,當個朝九晚六的上班族變成一件一點也不讓人振奮的事情——工時很長、壓力很大、薪水微薄、升遷遙遙無期,所以有很多年輕朋友都夢想著自己去開餐廳、咖啡廳、漫畫書店等,認為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說,這種只想開小店、不想做大事的心態,是台灣無法進步的主要原因。
這樣的論戰其實沒有任何意義。想要當上班族當到出人頭地、不斷地在組織裡向上爬,往往需要好的績效表現、很好的運氣,加上優異的人際能力(最後一點常常和拍老闆馬屁畫上等號),但職場上其實存在著更多「沒打算付出那麼多努力,也不期望自己可以變成決策階層」的廣大上班族。
同樣地,那些離開朝九晚六生活的人,無論是開店或是擺地攤,賺大錢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只能賺到差不多可以過日子的辛苦錢。兩者真的有什麼不一樣嗎?兩種選擇都是不偷不搶的正當工作、需要的能力不太一樣、成功的定義和關鍵要素也不一樣。其他的,並沒有高下之分。
況且,無論是哪一種選擇,都是少數人賺大錢而多數人平凡度日,這本來就是社會的正常現象,如果有人認為「非得要在大公司裡遵守那些做人比做事重要的遊戲規則才叫作有志氣」,我覺得,那只不過是一種自以為優越的錯覺罷了。
但你還是必須要理解,去開餐廳、咖啡店、漫畫書店、茶飲店、擺地攤等,無論你的夢想是什麼,這都不會是沒有代價的事情。
最大的代價是錢?也許,雖然我總相信,錢可以解決的都是小事。
投資他人夢想或自己創業,哪個簡單?
我常開玩笑說HR是組織的動物,畢竟這個工作只有規模稍大的公司才有,所以我自己不曾為了創業而離職。但我投資過別人的夢想,把錢燒完後,朋友之間還差點反目成仇,想想實在不太值得。
只有我這樣嗎?錯了。台灣有無數一起創業的夫妻,成功以後夫妻離異,或是事業失敗後以離婚收場。夫妻尚且如此,我也看過很多朋友合夥做生意,後來為了錢的問題拆夥、吵架,最後走上法院互告。
然而,不和別人合夥,自己獨資就容易嗎?當你的事業不能馬上賺錢,而你又好不容易學到了一些經驗,難道要平白放棄?這時如果要向銀行借錢,抵押品或保證人又在哪裡?
不賺錢的事業很讓人沮喪,那賺錢的事業又如何?在這篇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開餐廳的朋友,前一陣子決定把餐廳收起來。原來,為了維持餐廳的運作,他投入的時間和心力其實遠超過當一個上班族,當初為了比較好的生活品質而選擇的路,結果同樣讓他變得愈來愈不自由,於是只好再次做出「為了家庭生活而放棄賺大錢」的決定。
好吧,談錢有一點傷感情。那麼我們來想想,你是不是真的擅長做這件事情?
競爭者那麼多,如何脫穎而出?
身為人力資源主管,我常常被問到和職涯有關的問題。不管你是要找工作、換工作、爭取升遷,每一個人所面臨的挑戰都是一樣的:這麼多競爭者,為什麼是你?
這需要客觀理性的分析,偏偏大多數人忽略了這一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遇過最多的問題是:30多歲了打算轉職到HR領域,因為「我很喜歡和人相處」,可是你知道嗎?絕大多數做HR的我們,也都喜歡和人相處,而且還是科班出身外加身經百戰,你光憑著一股熱情,要怎麼和其他應徵者競爭?
開餐廳或咖啡廳也是一樣的道理。從我上班的地點走路不到3分鐘的距離,就開了2家星巴克外加超過8家咖啡店(還不算兼賣咖啡的便利商店),從1杯55元到1杯145元的咖啡任君選擇,請問消費者為什麼要走進你的咖啡店?
無論你打算要開店或做什麼,有沒有先理性客觀,甚至對自己殘忍一點地評估看看勝出的關鍵在哪裡?
台北市很有名的一家賣平行輸入相機的店,主打美女店員;無獨有偶,新北市中和有一家修理iPhone的知名店家,也主打美女店員。相機銷售向來仰賴非常複雜的規格比較、修理智慧型手機更是一門高深的技術,但就連這麼技術導向的店家都必須拿出其他賣點才能生存,你要不要再想想看,你開的店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最後,這可能是一條不歸路。我看過一些人的履歷表,離開了職場一段時間去創業,然後又決定回到職場。回到職場不至於做不到,但也未必那麼容易。
還是回到找工作的問題上:只要你不是社會新鮮人,求職時一定會被問的問題是:「你過去這段時間做了些什麼?」因為大部分的HR或是用人單位主管會從這個問題去評估,他們如果錄用了你,會得到些什麼?會發生些什麼?
假設你過去2~3年的時間是去開了咖啡店,那我現在要替公司找一個行銷企畫主任,你這段時間的經歷對這份工作有什麼幫助?
當然有幫助,我相信開店當老闆的人需要自律、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成本控制的能力、宣傳行銷的能力;但我同樣會猶豫,你之所以離開職場去開店,是不是因為和同事處不來?是不是經常看不慣老闆的豬頭行徑?是不是不能接受上下班打卡的生活?
這就是我說的:當你離開職場一段時間,面試你的人一定會審慎評估,就算他們打算和你合作,你會不會其實已經不適應職場?會不會1~2年以後又重燃創業的夢想?
我知道HR或用人單位主管這樣想,對你不見得公平,問題是他們只會這樣想而不會說出口,結果你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尤其是如果公司還有其他應徵者可以選擇的時候。
如果你離職前有很好的名聲和績效,或者擁有值錢的技能和人脈,那麼公司看重你有的優勢,而忽略你有一段時間去做了與原本工作毫不相干的事情,是全然可以理解的事情;但如果你原本就屬於不上不下的上班族,或者所從事的是一個並不缺乏人才的職務,一旦你離開職場去做自己的小生意(我刻意不用「創業」,是因為可能你是離開原本公司去開設自己的小公司,做的還是原本擅長的事情,比方說企管顧問、IT管理、手機App開發等,那你回到職場的阻力當然就很小),你就有很大機率會變成過了河的兵或卒,再難回來當個上班族。
所以,追求夢想很好,但夢想是有價的。如果你真的想清楚了,覺得離職去經營自己的小生意是正確的選擇,只要你努力,當然就會成功;但如果只是不想當上班族,覺得每天看老闆臉色很辛苦,那麼你很有可能會發現,看客人的臉色其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慘事——更糟的是,你還可能從此失去跳槽的可能性。
本文獲「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授權轉載,原文:夢想的代價:給打算離職創業的你
延伸閱讀
年終想跳槽,老闆卻說要等找到人,不然要賠錢?謹記5點,才能順利離職並避免勞資糾紛…
談薪水總是「我尊重公司決定」?大錯特錯!沒加上這句話,薪水永遠談不高!
作者簡介_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大學念的是心理學,碩士念的是人力資源管理。曾任職於學術單位、顧問業、高科技製造業、IC設計業、半導體設備商、通路業、金融產業、網路資訊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超過20年。2006年,因緣際會開始的「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部落格」,對於職場生存提出很多銳利的觀察與見解,得到上班族、社會新鮮人的強烈共鳴。常有網友提出個人職涯選擇問題,尋求解惑……
著作:《揭密!萬惡人資主管的良心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