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回歸平均值能提醒我們,最後結果來自技巧或運氣。也能讓我們明白,技巧和運氣在特定結果中發揮的作用。這點很重要,原因如下:
1.有助於評估你的結果
當結果涉及技巧時,小的樣本量就足以判斷導致結果的人或過程的優劣(例如,下棋就很難光靠運氣)。但是,如果情況涉及到運氣的成分更大, 那麼就得考慮更大的群體。
2.讓你預測結果
一旦知道特定結果中技巧與運氣的相對影響,更容易預測後續的結果。
3.幫助你校準得到的回饋
大多數人同意,稱讚(或指責)一個人的成功全靠運氣,這是不合理的。對於那些飽受失敗的人來說,你可以指出他們所缺乏的技巧給予更多的幫助,如果這些技巧可以加強,就可以幫助他們未來更成功。
每當你懷疑隨機性正在發生作用時,請停下來好好思考,或許能影響當前的決策。
終將回歸平均值
在棒球運動中,大家都聽過「二年級生症候群」(the sophomore jinx)的說法。在棒球比賽中,每個聯盟中最好的新秀球員都會獲得「年度最佳新秀獎」,但是獲勝者在下1個賽季的表現往往會比第1年差,在第2年時,沒有達到他們第1年的水準。這看似詛咒的影響並不限於職業運動員,第1張專輯大受好評的歌手和樂團往往第2張專輯的銷售量會下降,這種情況通常就是所謂的「二年級生症候群」。
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其實罪魁禍首就是「回歸平均值」,這是統計上的原理,表明異常的表現會隨著時間漸漸下降(回歸)到平均值。
當談到人的表現時,就會出現回歸平均值,是因為成功總是源於技巧和運氣的結合。首次登台就爆紅的年度最佳新秀和新人演藝人員總因其卓越的表現,而被視為成功的典範。
由於大多數人認為表現是基於技巧,很少有人把運氣考慮在這些早期成功(成功和以後的經歷)裡。當表現不可避免地漸漸下降到平均值時,人們會感到驚訝,甚至覺得幻想破滅。他們不了解維持成功,或成功需要哪些條件。簡而言之,人們過分重視極端情況。
耐人尋味的發現
著名的統計學家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對人口的研究尤其著迷,特別致力於遺傳概念的研究,即父母如何把自己的特徵傳給下一代。高爾頓歸納出回歸(regression)的概念,意思與今日常見的「蕭條」(regression)之意完全不同。他指的是「回歸平均值」,而不是典型的向下退步。
透過調查父母和子女身高之間的關係,高爾頓在Y軸上繪製了928名成年子女的身高,X軸則是父母的平均身高。結果如下圖:
高爾頓檢查這張圖時,他預期看到後代的身高與父母相似。換句話說,他預期大部分的點會落在45度線上或附近,表示父母和子女的身高相似。但是相反的,他發現身高異常高的父母,後代往往比他們矮;而比較矮的父母,他們的後代有很多人是更高的。
這似乎違反直覺,卻是回歸平均值的經典案例,與遺傳學無關,而與統計有關。高爾頓曾預期看到後代的身高與父母相似,相反,他發現在父母特別高大的情況下,後代往往比父母矮;在父母比一般還矮的情況下,許多他們的後代會更高。高個子母親的身高是由遺傳因素造成的,部分是由於隨機因素(和環境影響)導致她在童年時期長得比平均身高還高。她身高的遺傳基因部分會傳給孩子,但隨機因素或環境因素則不會傳給孩子,這使孩子矮一些的可能性更大。
一切都是隨機
在書店中挑選企管書籍,許多書會努力使你相信某些新管理工具的優點。通常作者會選擇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公司範例,這些公司似乎歷經時間的考驗,表現優於競爭對手,以此做為「證據」,證明他們的點子是有效的。
雖然成功因素有一定的程度可以用科學來解釋,但是研究通常會被回歸平均值矇蔽。以管理學家為例,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暢銷書《從A到A+》(Good to Great)中,介紹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優異的公司。柯林斯指出差異因素或成功因素,認為這是造成績效不同的原因。從分析贏家當中,我們可以學到什麼?我們的常識會說:「可以學到很多。」但是,可別被隨機情況騙了。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麥克.庫蘇馬諾(Michael Cusumano)用了一個簡單的練習來解釋技巧和運氣的重要性是否能驅動成功。在他上課第1天,他通常要求學生站起來。然後,他扔硬幣,並要求學生選擇正面還反面。
他扔出硬幣,給大家看擲出來的那一面,然後讓「輸家」坐下。經過幾輪之後,通常只剩下1、2個學生還站著。然後,他要求這些「贏家」走到全班面前,解釋他們的「成功因素」。但是每個人都知道,留到最後的學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雷諾(Raynor)、阿曼德(Ahmed)和韓德森(Henderson)3位管理學家組成了一個團隊,從熱門管理書籍中,研究了那些被標示為「一流的」公司。透過檢視股東總回報衡量公司績效指標,幾位學者證實了運氣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但往往會被忽略。樣本(成功經驗超過平均水準的年數)數量愈小,相對於技術,運氣發揮的作用愈大,也愈難確定成功是否採取了「最佳的做法」。
因此不令人訝異的是,自2001年以來,許多吉姆.柯林斯青睞的公司紛紛傳出失利。他首選的優秀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這家大型抵押貸款公司,在金融危機後已被美國政府接管;另一家公司是消費電子零售公司電路城(Circuit City),如今已破產。
書籍簡介_【全圖解】BCG頂尖顧問的高效決策力:12種直入問題核心、擊破難題,做好決策的關鍵策略
作者:Simon Mueller, Julia Dhar
譯者:黃庭敏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1/01/07
作者簡介_Simon Mueller, Julia Dhar
【賽門.穆勒Simon Mueller】
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專案負責人,曾任該公司戰略和宏觀經濟學智囊團——亨德森智庫(Henderson Institute)總經理。賽門曾為北美和拉丁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工業和技術客戶提供諮詢服務,廣泛從事策略和企業轉型等研究。他還是全球非營利組織未來學會(The Future Society)的聯合創始人,該組織是為因應智能自治系統的趨勢,協助企業、組織開發解決方案,確保系統安全、公平和彼此共榮。
【茱莉亞.達爾Julia Dhar】
波士頓諮詢公司合夥人,領導該公司的「聰明行為經濟學計畫」(Be Smart)。她曾在美國、中東和亞洲等地的公部門和私營企業工作,亦曾任職於政府單位,負責政策規畫或提供諮詢,其中一項資歷是擔任紐西蘭財政部長的私人助理。
譯者簡介_黃庭敏
台灣大學外文系、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曾獲經濟部金書獎,喜歡游泳。譯著有《資源革命》、《醫生,我這樣正常嗎?》、《注意力商人》、《未來地圖》、《喜悅的形式》、《AI未來賽局》、《美國多元假象》等20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