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愈來愈進步,人類的壽命也愈來愈長。根據內政部2019年12月公布的「中華民國107年(2018年)簡易生命表」所寫的內容來看,台灣民眾的平均壽命有80.69歲,比2017年增加0.3歲,其中男性為77.55歲,女性為84.05歲。平均餘命有80.69歲耶,是不是聽起來很棒啊?
然而,在平均餘命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咪編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如果你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變多,但你的退休金卻沒有隨之增加,這,會是一件好事嗎?又,如果科技不斷進步,你的壽命不斷增加,那麼到了60歲,你真的能夠安心退休嗎?此外,當你退休以後,僅靠著政府提供的補助,是否就能夠無憂無慮地活下去呢?
我想,許多人對於上述這些問題,都會在心中,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吧。畢竟不怕命長,就怕命長卻沒錢花。只要活在世界上,就逃不開「錢」這個字。金錢,就是大家在社會立足的根本。
那麼,究竟該怎麼面對這個勢將到來的沈重話題——如何擁有快樂的退休生活呢?很簡單,就是儘早開始規畫你的退休生活。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廖義榮在他所寫的《無痛退休》這本書裡提到,要做一個完整的退休規畫,你必須遵循下列4個步驟:
1.設立退休目標
你必須計算出自己在退休以後,包含食衣住行醫療等的基本生活開銷是多少。此外,你還必須建立一筆緊急預備金,以免有突發狀況需要支付大筆資金。而在前述兩者以外,也必須預留一些度假、旅遊等用來提升生活品質的支出。當然,最好是也能想一想,有哪些財產是希望留給子女或其他人的,可以事先留下遺囑,以免之後產生紛爭。
2.了解可能面臨的風險
除了設立出退休目標以外,你還必須了解到想要完成這項目標,中途會遇到哪些絆腳石。就實務而言,退休後可能面臨的風險有很多,像是:
1.市場風險:例如投資回報的風險、通貨膨脹的風險、利率風險、報酬波動度等。
2.健康風險:上了年紀以後多半健康會走下坡,故而必須考量長照、老人安養等情形。
3.長壽及死亡風險:如果你活得比自己想像中的久,就必須思考,是否在退休後要2度就業。此外也必須考慮如果你先離開人世,家人、伴侶的下半生該如何度過等情形。
4.意外事件風險:例如失火、房屋修繕等情形。
3.退休後收入來源配置
了解退休可能會面臨的風險之後,接著,就必須開始思考,要怎麼進行退休後收入來源的配置了。作者提出的建議如下:
1.基本生活支出:可以透過勞保、公教保年金、個人保險年金、投資資產固定提領等來支付。
2.意外支出、老年安養的費用:可以透過流動性資產(例如定存、保單現金價值、投資)等來支付。
3.生活品質支出:可以透過流動性資產、投資提領等來支付。
4.傳承給子女或其他人的部分:可以透過不動產投資或長期投資等來支付。
4.建立一套退休準備計畫
當你把退休後可能遇到的問題、收入來源有哪些等方方面面都設想到以後,就可以開始規畫屬於自己的退休藍圖了。規畫時必須考量下列幾點:
1.為投資訂出目標及風險承受程度。
2.將資產進行配置:投資資產主要可以分配在固定收益型和證券行兩大類。
3.兼顧財務、健康、生活型態和心理社會等4個面向。
基本上,《無痛退休》這本書都在討論如何建構完整的退休藍圖,且引用了許多數據做說明,但因為太占篇幅了,咪編就不一一解說了。
而書中除了前述提到的幾點以外,對於「勞保、勞退是否會倒?」、「一般勞工可領到哪些退休金?」、「年金改革後公務人員該怎麼規畫退休生活?」、「該準備多少退休金」、「有哪些合適的投資工具」等都有介紹,有興趣的人可以把書找來看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小編愛投資線上讀書會
延伸閱讀
▶勞退一個月只能領2千是真的嗎...我要靠什麼基金來存退休金更好?
▶外銀調查:75%高資產族認為, 2600萬退休金不夠過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