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月薪2萬元、3萬元,就注定無法存到錢?那可不一定。小娟常年在餐飲業上班,平均薪資才約3萬多元,每月還要給媽媽1萬元孝養金,卻能一年存下約20萬元,並且已存出超過300萬元資產。最近幾年,她更不再「死存錢」,靈活搭配投資共同基金、實體黃金等方式,讓自己累積財富的速度加快。

媽媽獨力養4個小孩
她從國中開始打工,時薪才65元

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娟,正是足以激勵所有年輕人的典範。她所處的背景環境,樣樣比人差,卻從不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反而是一步一腳印,相信靠著自己的努力就能改變命運。

小娟在家排行老三,從小就看著家中唯一的支柱——媽媽,靠著工廠作業員的微薄薪資,養活家裡4個孩子。為了減輕媽媽肩上的重擔,貼心的小娟從國中起就開始打工賺錢,補貼學費開銷,利用下課後到百貨公司美食街打工,時薪才65元。

上了高職後,小娟白天上課、晚上打工,每個月只賺9,000元;寒、暑假的工時較長,但也只能達到1萬8,000元。儘管工作辛苦、收入微薄,她賺的錢除了支應學費與生活開銷之外,在高職畢業前,竟然已經靠打工存下超過20萬元。

高職畢業後,對於餐飲業相當熟悉的小娟,選擇到甜品店上班,一做就是15年,從當年的小妹,到後來成為獨當一面的小主管。記者問她,中途為什麼不考慮轉換到待遇較好的工作,她說:「每個工作環境都有各自的問題,只要穩定、熟悉就好了,不必要一直換來換去。」

為賺加班費,通勤1小時
每月開銷不到7000元

餐飲業的薪資不高,平均月薪約2萬多元,想要多賺錢,只能靠加班費,不少年輕員工一下班就想趕快出去玩,小娟卻是主動爭取加班機會。她上班的甜品店本店在新北市板橋區,但在淡水區、台北市西門町等地都有分店,為了增加收入,她會願意搭上1個小時的捷運到淡水分店上班,只為了賺取每小時約100元的加班薪資。

努力賺錢,更要努力留住錢,小娟的主要支出之一就是給母親孝養金。從剛畢業的每月5,000元,後來媽媽因為健康因素退出職場,她的孝養金更提高到1萬元,而她自己每月生活開銷則不到7,000元,消費支出水準常年不變,因此存錢效率相當高。

小娟一位好友Amanda,年齡與薪資均相近,但理財性格卻恰恰相反。小娟以定存跟保險等保守商品為主,Amanda卻非常積極,善於投資共同基金,報酬率也不差;不過當小娟已存到100萬元資產時,Amanda卻是個卡債族,原來Amanda經常「血拼」,貢獻台灣經濟。

Amanda很愛購物,每月扣除基金投資與生活開銷,不僅存不到錢,甚至在資金調度不過來時,還會背上卡債。這個敗家女好友讓小娟看不下去,被小娟強迫她存錢,每個月至少要存5,000元,並且拉著她到處比價,節省生活開銷。

舉例來說,日拋型的隱形眼鏡一盒原本要700元,只能戴15天,等於一年要用掉24盒,但是她們找到新北市中和區一家眼鏡行只賣550元,等於一年省下3,600元;保養品1罐2,000元,但是百貨週年慶約打7折,她們就利用週年慶把一年需要的使用量先買起來囤,一年光是保養品就可以省下7,000多元。

近3年來,Amanda在小娟的「訓練」下,已經還清卡債,每月還能多存個8,000元,徹底向卡債說拜拜。你也想向小娟學習存錢術嗎?以下是她的6個心法:

心法1.拼加班費,並牢牢鎖住收入

小娟畢業後的月薪只有2萬元出頭,即使儲蓄率拉高到5成,每個月也只能存下1萬元,一年存12萬元;她覺得這樣的存錢速度太慢,於是努力爭取加班機會,多賺一些加班費。

餐飲業通常會分早、中、晚三班制,只要哪個時段有人力空缺,小娟就自動放棄休假,加班賺錢,從早上8點半工作到晚上11點。難道不累嗎?「不會啊,只要有錢賺就覺得很開心,也不覺得累!」小娟說。努力加班的結果,讓她每月可以增加約1萬元的收入。

心法2.不懂的投資商品,寧願不碰

小娟接觸的第一個理財商品是郵局的儲蓄保險,當時她才17歲,把晚上打工賺的錢省下來,強迫自己去買月繳1,500多元的6年期儲蓄險,6年期滿可以領回12萬元。雖然當時打工的時薪只有65元,她卻已經懂得透過強迫儲蓄來存錢。

高職畢業後,小娟的收入比打工時代更高,她也把買儲蓄險的預算拉高到每月至少1萬元。後來接受銀行理專的建議,她將同一張保單採用年繳的方式繳保費,比每月繳款的方式更划算,原本一年要繳10萬元保費,年繳只需9萬4,697元,6年期滿後則領回65萬元。

靠著一點一滴擠錢買儲蓄險與定存,小娟在畢業後第5年就存出了她人生第一個100萬元,也是同事中第一個擁有第一桶金的人。

心法3.拿錢滾錢,適時停利不貪婪

小娟理財一向保守,她的好友Amanda卻是積極型投資人,尤其是投資海外與台股基金,獲利都不錯。經由Amanda不斷說服,小娟從2006年開始,不再只是獨鍾儲蓄險與定存,開始以每月1萬元買投資型保單,配置股票型基金,投入投資市場。

2006年投資基金小試身手,剛好搭上市場多頭向上,小娟看著基金對帳單上的報酬率水漲船高,當然很高興;不過,身上的保守因子讓她愈賺愈害怕,「怎麼可能會一直賺錢?」小娟說。

小娟趕緊向好友Amanda討教,因此學會投資要懂得設「停利點」與「停損點」,於是把手邊獲利超過50%的基金停利出場、落袋為安,只維持定期定額繼續扣款。

心法4.做好資產配置,穩中求勝

小娟的資產組合很兩極,一種是極其保守的定存與儲蓄險,另一種卻是風險較高的股票型基金。保守型資產被她視為未來買房子當包租婆的頭期款籌備金,股票型基金則是設好停利點就出場,穩穩賺取增值財。

雖然2010年前後全球股市受到歐債危機影響,不斷向下修正,但是小娟卻很有信心地持續扣款。定期定額投資基金超過5年的她,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危機,也嘗過在低點持續扣款,事後當市場上揚,報酬率就很漂亮的甜美果實。因此,這一次她也告訴身邊有投資基金的同事千萬要熬得住,持續扣款下去。

心法5.看金飾漲價,搶賺黃金財

從多年前開始,小娟身邊的好姊妹們陸續結婚,紛紛抱怨:「黃金愈來愈貴,增加結婚成本。」原本對於金價漲跌沒有太多感覺的她,開始注意黃金的價格,她更把之前長輩送她的金戒指、金耳環、金項鍊等飾金統統收集起來,拿到銀行去換成小金塊,「因為飾金變現還要扣設計費,換成小金塊,保值性比較高。」她分析。

後來小娟也陸續買進1兩重的小金塊或5兩重的小金條,直到「賺怕了」,在金價約每盎司1,000美元時全部出清,不到3年,報酬率約有80%。

心法6.完整保單規畫,編織安全網

小娟抱持獨身主義,很擔心年老後被健康拖累,又沒人可以照顧她,因此從年輕到現在,陸續買了不少保單,目前約年繳4萬多元的保費。她的保單除了一般常見的終身壽險主約搭配癌症險、實支實付醫療險,與意外險、意外醫療險之外,更投保了重大疾病險、工作失能險、特定傷病險與骨折險。


書籍簡介_好習慣自動存千萬(修訂版)

雜誌名稱:Smart智富月刊:好習慣自動存千萬(修訂版)
出版社:《Smart智富》月刊
出版日期:2019/10/18

內容簡介_自動有錢圓夢
從小就是個愛做夢的人,想背著魯特琴去流浪、想駕船環遊世界、想種一片香草田、想寫一本長篇小說,甚至想開一間拉麵店每天只賣50碗……

所有這些不負責的天馬行空想法,在踏入社會後,全數被財務現實的焦慮感給擊碎。從領到第一份薪水開始,並沒有太多喜悅,而是汲汲於如何維持這份收入,並努力爭取更高的收入,從此,人生就是日復一日搭車上班,面對無止盡的會議,那些年少夢想,逐漸變成幻想,飄到九霄雲外。

隨著年紀的增長,累積了一些金融與財務知識,開始認真去思考人生的財務大計時,才驚覺自己在懵懵懂懂中浪費了好些年,而人生並沒有後悔藥,丟失的日子已經回不去了。

如今一些很有想法的年輕人,從領到第一份薪水開始,就建立了良好的財務習慣,譬如設定儲蓄與投資帳戶,每月固定達成預設的儲蓄與投資標準,有些人甚至可以存下8成薪資,或是把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拿去還房貸。坦白說,20幾歲的我,曾經覺得這樣做真是太辛苦了,壓力一定很大吧!所以當年的我推遲了購屋計畫,現在回頭看來時路,卻發現給自己太多的寬裕,並不會降低財務的不確定性,也不曾有機會實現年少的夢想,反而隨著年紀增長讓自己更加不安。

如果能及早建立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會形成自動運作的系統,隨著時間的積累讓家裡的財庫自動變有錢,那麼就算每個月的可支配所得並不高,你還是可以花得安心自在,而不必總是處處擔驚受怕,煩惱完這個月的家計,又要替未來的退休準備而憂心。

電影《刺激1995》有一句台詞是:「忙著活或忙著死」(busy to live or busy to die),衷心希望每個人都有財務自由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不是被趕著上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