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書摘

為何富裕的國家會衰敗?
凱因斯相信,當時的傳統經濟學(以19世紀經濟學家的研究為基礎,繼續成長茁壯而成)無法解釋1930年代的危機,無法解釋為何富裕的國家會失敗。像美國這樣的國家,通常會一年比一年更富有,生產出的產品與服務更高於過去。長期來看,就是因為這樣,人們才能享有更高的生活水準。有時候,經濟體的發展速度減緩,產出量低於前一年,經濟學家稱之為衰退,而美國在1920年代末期時就步入了一次衰退。在衰退期,企業產出量減少,也會辭退員工,很多企業更會就此退出業界。美國的情況是,發生了一次後來大家稱之為「大蕭條」的衰退,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次衰退期間很長,而且幅度很深。這也影響全世界其他經濟體,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和其他國家全被波及。有些人認為,這次的蕭條可能預示著資本主義的盡頭。

凱因斯說,會發生衰退,並不是因為政府無能,也不是因為企業家虐待勞工,想把他們丟到大街上自生自滅。衰退並不是因為有人做錯事,而是出於某種理由,導致整個經濟體出了差錯。經濟體可能舉步維艱,之後完全停頓,完全是系統自身的問題。凱因斯說明背後的理由何在。

傳統經濟學把重點放在如何使用稀少的資源。靴子很稀有,因為靴子就這麼多,但是社會對於靴子的渴望是無限的。如果整個社會想要更多的靴子,那就必須減少其他產品的產量,比方說帽子。那麼,接下來,經濟學的重點就放在市場如何調整,以鼓勵多生產靴子、少生產帽子。在傳統經濟學領域裡,一國的所得,是加總該國的工廠與工人可以生產的產量。背後的假設是所有工廠都以完全的產能運作,所有的勞工都能就業。由於經濟體的運作方式總是竭盡所能善用所有稀少性資源以創造最大產出,因此,如果要製造更多靴子,就必須將原本生產帽子的員工調過來。

1930年代,凱因斯看到全世界移動到另一種平行時空。到了1933年,美國工業的產出比1920年代末期少了一半,因此有幾百萬人失業。有這麼多閒置的勞動力,經濟體原本可以在不減少帽子產量的前提下把這些人挪去生產更多靴子,但並沒有。在那個10年期間,損失的產能相當於每1個4口之家都少了1棟新房子。這也就是說,問題和稀少性的相關性不高,重點反而在於該如何善用已經有的資源。過去,人民想要更多靴子、帽子和車子,工人和工廠就想辦法做出來,但人們的渴望和經濟體的生產成果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如今卻不知怎麼斷裂了。

在凱因斯的理論裡,一國的所得並非用該國經濟體可以達成的最高產出來計算。當閒置的工廠和工人這麼多,經濟體的產出低於其完全產能時,怎麼能這麼計算呢?反之,所得應該是人們花掉的錢,是他們的「需求」。當我買了你的帽子,我就給了你一筆所得。當所有人都少花錢,買的產品就少了,連帶的產出也就減少了。國家的所得因此減少。從這裡開始,凱因斯提出了對於衰退和失業的新解釋。

經濟體無法自行校正
凱因斯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何傳統經濟學認為一國的工廠與員工永遠都是在滿載狀態。他說,這樣的信念是來自於「賽伊法則」(Say’s Law),這條法則是以一位19世紀的法國經濟學家賽伊為名。凱因斯不認同賽伊法則。在我們理解它的原因之前,必須先來看看法則本身說什麼。賽伊法則說,東西做得出來就賣得出去,有供給就會有需求。因為人們在乎的,是他們自己擁有多少可用的東西。靴子製造商賣掉靴子,就能換錢去買外套和帽子。帽子製造商賣掉帽子,就能換錢去買靴子和外套。賣掉生產出來的產品賺到的錢,會用來買別的東西,任何企業都不會有東西賣不掉、必須解僱員工並關門大吉的情況。也因此,不可能出現衰退和失業。

這也就是說,賽伊法則認為,經濟體的支出恆處於一定水準,讓工廠以完全的產能運作,而且讓每個人都有工作。想像支出水準是浴缸裡的水面。賽伊法則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假設每一個人都把賺來的錢拿去買東西。但如果大家不把所有的錢花掉,反而是存一些起來呢?把這想成是水從浴缸的排水口漏了下去(你的塞子不見了)。存起來的錢,就好比是本該花在經濟體中的錢從經濟體中「漏掉了」。你可以想像,現在水面下降了,因此經濟體的支出水準下降了。這代表企業產出減少,並辭退了一些員工。有些作為可以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如果排水口處有一條水管接回到水龍頭,讓漏掉的部分流回浴缸裡,儲蓄就不會一直流進下水道了。經過排水口漏出去的水,最後又流回浴缸裡。想要用錢投資新工廠與企業的人,借走了存款。這些投資(比方說購買辦公大樓、機器設備等等),是將支出「挹注」回到經濟體裡。拿存款去買東西,漏掉的等於挹注的,流出的金額等同於流入的金額。因此,水面會保持在原本的水準,經濟體持續在工廠以及勞工充分就業的狀態下運作。

但如果投資人對於新建工廠興致缺缺,那將如何?此時,儲蓄就不會回流到浴缸,反而會進入排水管裡。看起來,水面好像又要下降了。然而,還有辦法可以挽救局面。

如果把水龍頭稍微打開一點,鼓勵水管裡的水快一點流進浴缸裡,那會怎樣?打開到一定程度,讓漏掉的量剛好再度等於挹注的量,那麼,水面(代表了經濟體的支出)就不會下降。在這裡,水龍頭就是利率,利率是貸款的價格。當利率下降(打開水龍頭)時,貸款就比較便宜了,因此會有更多人想要。要怎樣促成這樣的結果呢?當投資人不再投資,他們就不會利用申請貸款借走他人的存款,這表示,可供貸款的存款供給量大,但需求量極小。不管標的是什麼,當供給大於人們的需求時,價格就會下降。

這樣一來,貸款的價格、也就是利率,就要下降。低利率鼓勵投資人借錢,花在購買新的機器與工廠。這麼做的結果,超額儲蓄(也就是塞在水管裡的水)一定會變成新的投資流,水面又再一次得以維持在原來水準。

凱因斯拿賽伊法則開刀,問道:為何假設超額儲蓄一定會拿來投資新建工廠與添購機器?這個世界充滿不確定,你不一定想把你的存款花在辦公大樓與工廠上面,你可能會想把一些現金藏在床底下,以備不時之需。按照凱因斯的說法,調降利率無法幫忙把超額存款轉換成投資,事實上,兩者之間並無關聯。水管並沒有連到再度回到浴缸的水龍頭,而是連到下水道,存款就這麼沖下去消失了(比方說,有人把錢藏在床下),而不會回到浴缸裡。



書籍簡介_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原文書名:A Little History of Economics
作者:奈爾.傑斯坦尼
譯者:吳書榆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8.11.06

作者簡介_奈爾‧傑斯坦尼(Niall Kishtainy)
在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經濟史,向來是英國政府與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的經濟政策顧問。他也寫了《片刻經濟學》(Economics in Minutes),並與人合著《經濟學之書》(The Economics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