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歐洲央行(ECB)日前宣布明(2020)年底前都不會升息、還將今年歐元區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1.7%下修至1.1%,引發市場疑慮,而當地最重要的債券──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直逼零、即將由正轉負。經濟學家警告,諸多跡象顯示,歐元區已開始「日本化」。

華爾街日報10日報導,投資人如今意識到,負利率恐怕會就此停留,因此紛紛投入德債等低風險公債。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週五(3月8日)只剩0.04%、創2016年10月歐元區剛走出債務危機以來的新低紀錄。不只如此,法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8日下探0.413%、也是2016年以來新低。歐洲企業的借貸成本同步下降,ICE美銀美林歐洲債券指數的殖利率已從去年底的5.5%跌至5%以下。

事實上,自ECB 2016年首度實施負利率貨幣政策以來,短天期歐洲公債的殖利率從未脫離過負值。目前全球仍有22%的債券殖利率為負、高於2016年年初的13%。日本、瑞士及丹麥也呈現負利率。投資人之所以願意買進殖利率轉負的債券,部分除了是因為別無選擇外,倘若殖利率進一步下滑、人們也能因債券價格走揚而賺取價差。

負利率對歐元區銀行衝擊尤其嚴重。事實上,歐洲Stoxx銀行指數目前的股價淨值比只有0.6倍,相較之下,幾乎所有美國大型銀行的股價淨值比都大於一。

ECB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3月7日宣布調降歐元區的成長和通膨展望後表示,經濟已進入持續疲軟並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時期。ECB並在同天發布第三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argeted Longer-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s;簡稱TLTRO),預計將從今年9月開始實施、直到2021年3月為止,藉此刺激銀行放款。而至少到2019年底,ECB都不會調升利率。ECB並將2019年歐元區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估值從原先的1.7%下修至1.1%。

MarketWatch 7日報導,ING首席經濟學家Carsten Brzeski說,ECB的措施雖然不是太讓人意外,但宣布政策的時間點卻大出市場意料。ECB顯然是想先發制人(stay ahead of the curve),避免貨幣政策出現不必要的緊縮。

Brzeski及另一名ING經濟學家Inga Fechner 6日才剛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歐元區成長、通膨皆低迷,貨幣政策又極度寬鬆,看起來愈來愈像日本。報告稱,負存款利率、保持充裕流動性等非傳統貨幣政策,目前並無終止跡象。

根據報告,去年日本債務對GDP占比達到238%,且自1994年以來,該國有接近一半的時間都處於通縮。此一趨勢最近幾年也開始在歐元區出現,面臨問題的包括希臘、西班牙及義大利;即便歐元區尚無通縮問題,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未跳升。ING經濟模型顯示(衡量指標包括經濟成長、通膨、短期利率及人口結構變化),歐元區從2013年起,跟日本愈來愈相像。

人口結構是一個例子。報告直指,雖然日本是全球人口最老的國家,歐元區處於工作年齡的人口也從2009年起開始萎縮,而這些預估值已經計入未來數十年的人口移入趨勢。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