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的第二波關稅,將在台北時間週四(23日)中午12點生效,預計對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課徵25%關稅。外界估計,中美互課關稅將迫使部分中國工廠外移,但是由於其他國家產能有限,中國製造產能不會一夕驟降。
BBC、南華早報報導,中美貿易戰方酣,川普宣布對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分為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課稅鎖定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已於7月6日啟動。第二階段課稅包含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在本週四(8月23日)實施,本次課稅項目接近280項,包括化學製品、農業器材、摩托車、天線等。
美國關稅啟動後,中國將予以反擊,也會對16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課稅,涵蓋煤炭、醫療設備、汽車、巴士等。儘管中美雙方正在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預定週四結束,但是估計難有突破,關稅將如期開徵。
500億美元關稅之外,川普還要發動第三波關稅攻擊,計畫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25%,最快下個月生效。美方若真的徵稅,中國也會對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課稅10%,作為報復。
貿易戰有何影響?全球供應鏈管理巨擘利豐(0494.HK)執行總裁馮裕鈞(Spencer Fung)認為,中美互課關稅,可能會讓全球商品貿易出現部分調整,不過考量到中國本地需求成長快速、業者轉攻歐洲市場等,中國工廠產能不至於劇烈減少。有些生產商迫切想移出中國,但是其他生產基地沒有太多閒置產能,外移不易。紡織業比較可能出走,硬消費產品(hard consumer goods)如家電、電子、工具機等,難度較高。
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綸(William Fung Kwok-lun)也說,如果美國對大批中國消費產品課徵25%關稅,將在美國帶來通膨壓力。這是因為亞洲其他國家產能有限,只能繼續在中國生產,美國消費者、零售商、供應商將被迫吸收增加成本。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
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