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上週五(3月23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並未排除陸方可能減碼美債收購規模、作為報復川普課徵關稅的手段,引起市場矚目。然而,分析人士直指,無論貿易戰爆發與否,北京都別無選擇,還是得不斷購買美國公債。

Forbes專欄作家、紐約長島大學經濟學教授Panos Mourdoukoutas 25日撰文指出(見此),截至2018年1月為止,中國握有多達1.17兆美元的美債,是美國最大債權國,減持美債或許是報復川普貿易戰的絕佳武器,但中國永遠不會使用。

他直指,中國對美國擁有龐大貿易順差,是一大主因,中國出口商賺取許多美元,這些業者把美元兌為人民幣支付帳單時,被兌換的美元,就會流到人行手裡。人行可用這些美元購買美債賺利息,還可藉著把人民幣轉換至美元、壓抑人民幣匯價,進而拉高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

假如中國真的停止購買美債、甚至反手出售,會發生甚麼事?Mourdoukoutas認為,首先,美國長期殖利率會飆高(至少是暫時性的),壓垮全球金融市場,新興國家更是首當其衝。這是因為,美國長期利率上揚,會扭轉美元的套利交易(即資金從低利率的美國流向高利率的中國等新興市場)。第二,人民幣相對於美元會開始升值,衝擊中國的出口、經濟成長與就業。

與此同時,日本、沙烏地阿拉伯等美國盟友,則可能介入承接中國拋售的美國公債,聯準會(Fed)也料將跟進。可以想見,減持美債,對中國而言並非回擊美國貿易戰的有效措施,甚至還可能傷到自己。

市場1月初曾謠傳,北京官員已經提出建言,建議中國政府減緩、甚至停止美債的收購行動,理由是其他資產比美債更具吸引力,而兩國貿易關係緊張,也是這麼做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些建言是否被採納,目前並不清楚。

Zero Hedge 1月10日報導,Rafiki Capital Management研究策略長Steven Englander質疑,中國是否已準備好要動搖全球資本市場(然後在過程中傷到自己),並在「逢拉回就買進」(BTFD)的程式交易策略啟動時,繼續堅持下去,恐怕還是未知數。

Englander還說,中國若真的暫緩收購美債,2008年金融海嘯、歐債危機、新興市場崩盤過後的這波牛市,也將受到動搖。假使中美貿易爭議成為資產市場崩盤的罪魁禍首,那麼中國將自己打造為全球金融樞紐的努力,恐怕也會化為烏有。中國較有可能的作法,應是採取有限度的行動、甚至把話稍稍收回,但同時也會暗示,假如美國太過激進或不負責任,那麼北京肯定會加以報復。

假如中國真要拋出手中握有的1.2兆美元美國公債,是否有機會動搖市場?根據分析,中國去(2017)年1-10月加碼了1,31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每個月平均購買130億美元,相較之下,美債主要交易商的平均日成交量卻超過5,000億美元。也就是說,就算中國實際購買的美債,可能比官方數據還多,但真相是,即使是像中國這麼大的鯨魚濺起了浪花,美國公債這個巨大海洋依舊難以撼動。有趣的是,當人行在2016年初拋售美國公債時,反倒還引發避險需求、促使殖利率下滑。(全文見此)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