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保險e聊站
在一些「終身」型保險裡,常可以看到如「滿期保險金」、「祝壽保險金」…等保障項目,主要是當被保險人屆滿一定歲數(終期日,如99歲)後,保險公司會給予如「保障金額」、「年繳總保費的1.03倍」…等金額。對大多數人而言,在投保期間能有保障,若沒有用到,在年老時又能退回一筆錢,實在是很吸引人,但這當中,有沒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呢?
首先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數十年前,一碗陽春麵5元,但現在呢?在這物價飛漲的年代,所謂的「通貨膨脹」幅度又是多少呢?在行政院主計處的網站中,提供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跌及購買力換算」的簡易試算,只要填入兩個時間點與金額,就可以換算出「漲跌幅百分比」以及「實質購買力」。835小編試算了一下,在民國48年時的5元,55年後的實質購買力為44元,是不是很驚人呢!
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資料,民國82年至101年的20年間,其CPI的年平均為1.53%,也就是說,原本去年用100元買的東西,因為物價上漲,所以今年要用101.53元才買得到。回到保險,為了方便計算,我們以CPI 2%,年繳保費1萬,共繳20年為例,那麼20年後,所繳保費的實質購買力是如何呢?以下列出各年的年繳保費,在20年後的實質購買力(四捨五入至元):
第1年繳保費:10,000 x(1.02)^20 = 14,859
第2年繳保費:10,000 x(1.02)^19 = 14,568
…
第19年繳保費:10,000 x(1.02)^2 = 10,404
第20年繳保費:10,000 x(1.02)^1 = 10,200
將其加總,可知總繳保費在20年後的實質購買力為247833元。
因此,假若20年後,保險公司還本保險金為20萬,那麼這其中近4.8萬的「差額」,其實就是保費。若當初保險公司設計此保單時,是採用較高的「預定利率」,如5%(高於本例中的CPI 2%),那麼還本保險金就可能超過24.8萬,超過愈多,對保戶來說,是愈有利的。
最後835小編提醒,其實不管終身型或是定期型保險,基本上都會受到通膨的影響,只是愈是長年期的保險,變數也愈大(如:每年的CPI指數、保險公司經營狀況、被保人工作/身體狀況…等)。在投保長年期保險之前,建議應從各方面來審慎評估。
本文獲「保險e聊站」授權轉載,原文:滿期還本保險金真的「還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