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房子 房屋 買房 購屋 房地產 房價 房貸 房市
圖片來源:dreamstime

最近巧遇好久不見的老同學,聊天時他提到,儘管最近臺灣房地產價格已經有下修的現象,但是內政部公布的房價所得比還是太高,所以他眼下還不打算開始看屋找房,畢竟沒人想買屋後,房價還持續往下跌。這位同學對自住買屋價格的看法,應該會獲得不少讀者的共鳴,我自己開始看空臺灣房地產市場,房價所得比太高也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判斷因素。

然而究竟房價所得比要低到多少,買房後才確定不會有跌價的可能?我想只有神跟神經病能拍胸脯保證自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更何況,政府公布的房價所得比是平均數值,全臺不同地區、不同物件的個別差異性很大,每個想買屋者的經濟能力也絕不相同,應該沒人認為,買每棟台北市的房子,都要不吃不喝15年吧。

因此,從自住的角度出發,購屋者其實更該關心的是「每月房貸與租金比」,以及「每月房貸佔總收入比率」這兩個數字。每月房貸與租金比是指買屋後,每月必須支出的房貸,跟在鄰近區域租一個相似物件的租金間的比值,如果每月房貸金額,沒有超過每月租金的30%(更嚴謹一點的購屋者,可以設定20%),代表買這棟房子,跟租一個近似物件每月支出的費用相近,若這房子真的符合自己的居住需求,與其付相近房貸金額的房租給房東,還不如直接買下這棟房子。

然而背房貸總是一個20年、甚至30年的長期抗戰,為了避免家庭的財務狀況,因為買房而過度吃緊,我會建議想要買房自住的讀者,請務必將每月房貸佔總收入比率,控制在35%以下。我聽很多長輩說過,買房其實牙一咬就撐過去了,但那是在30~40年前,那個每年薪資不斷成長,且臺灣房地產價格依舊偏低的年代。如果你能確定家庭每年的收入都能穩定的成長,我不反對現在背比較重的房貸比率來買房,不過在這個平均薪資停滯超過20年的背景下,儘管自己的能力再好,做個保守點的財務規劃,對於自己和家人的未來才能更有保障。

當然,這兩個數據需要購屋者自己做點功課,在買屋看房的時候,順口問問仲介附近租屋行情,沒事找銀行聊個天,試試自己的信用能取得的房貸利率大概是多少;不過既然買屋是多數人一輩子金額最龐大的交易,越多的準備才能讓自己用更節省的金額,買到適合自己跟家人的房子;在電腦前可以查到的統計數字,多少會跟實際看屋情形有落差,屋看得越勤,就越有機會找到價廉物美的物件!


作者簡介_dolin66

民國66年出生,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畢業迄今均從事房屋建築管理工作,曾完整參與上億元之集合住宅興建作業;更於房價高檔盤旋時賣屋,獲利達數倍以上,是一個從蓋房、買房、賣房到租房皆有完整經歷的房地產工作者。同時也是個賺取被動收入的投資者,著有「房市泡沫來了!我該逃命,還是逢低搶進?」及「預售屋全攻略」一書。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dolin66
個人Blog:http://blog.xuite.net/dolin66/wre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