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reamstime
最近常看到一些財經網站發表無關財經,指著別人鼻子罵或諷刺的低級言論,更甚至連資料也都不甚正確,選擇性的介紹某些基金,台灣的金融一直非常落後,而那些人言論舉止更讓人感到台灣金融界的悲哀。
我本身不是從事相關行業,與大家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完全以什麼才是真正對散戶好為出發點建議。
我語重心長的建議,不管是剛學習或是資深投資人,都應該靜下心思考你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
大家可以想一下這件事,假設你有1萬美金可以投資,你選擇了費用率為1.5%的基金為投資標的,就這樣投資了20年,每年有著10%的報酬率,你的期未總報酬金額會有49725美金,但是!如果費率是在0.5%,20年後,你的總報酬金額會有60858美金,中間差了1萬1千多美金,雖然費用只差了0.5%,20年累績下來會有著18%的巨大差距。
而投資美國市場的Vanguard整體股市VTI,費用只有0.05%,跟基金平均費用1.2%~1.7%來比,有著24倍~34倍的差距。
任何會簡單加減乘除的人,都會知道費用帶來多大的傷害,還是你覺得你會那麼幸運挑到贏過大盤20年的基金?別傻了!這根本是天方夜譚,也許經理人某一年績效特別好,但是時間一久,都會回歸平均數,這是所有財經歷史不變的道理。
投資專家Charles D.Ellis這段話說的再貼切不過,的確很多投資人付出太多,回報太少。
Charles D.Ellis:
「對長期投資人來說,經由健全的投資諮商,獲得明智又最適合自己的財力、責任、風險忍受度、投資技巧的長期投資計劃,是十分划算的做法。
諷刺的是,大部分投資人在規劃最適當的長期投資計劃時,不肯、也不願意花錢找真正的幫手,這種嚴重過失造成了龐大的機會成本,錯過了原本垂手可得的東西。
大部分投資人每年經常支付大筆龐大投資操作費用,如經紀商、手續費、顧問費用,經理費、管理銀行費用,諷刺的是,投資人樂意無知地付出較高的費用,得到的價值卻比較低。」
圖為2000~2015年基金平均總開銷費用:
從2000年開始股票型基金平均費用是1.6%,到2015年還是高達1.31%,混合型基金從2000年的1.44%,到2015年也是有著平均1.34%的費用,而債劵型基金總開銷費用也有著將近1%的費用,而這還是美國基金平均費用,台灣的基金費用還更為誇張,平均績效也落後於追蹤指數。
圖為2006~2015年基金週轉率部分:
在2008~2009年基金平均週轉率都高達100%以上,這代表經理人在那一年初買的股票到年底全都不一樣了,你可以想像這些買賣股票費用有多少,而這些錢就是投資人的隱性成本,間接增加投資人的費用,選基金有個很簡單方法,先看費用率,再看週轉率,有70%就可以挑選出好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