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reamstime
繼之前的文章《信報財經月刊談財務自由(一)》,今天繼續討論其他財務自由人。在討論之前,在書展激烈拼搏的出版社傳來照片,希望止凡也幫手宣傳一下。出版社上下都在努力中,我總要寫兩句幫幫手的,大家去書展記得到亮光1B-A32攤位支持一下。話說回頭,看到照片時有點被嚇到,我旁邊是林本利、曾淵滄、湯文亮,三位都是博士,我個位是否放錯了呢?低調一點更好吧,哈哈。
繼日前討論了兩位財務自由人,第三位財務自由退休人士是今年64歲的辛先生,本身是中學教師(今次是一名打工仔了),於25年前(約40歲)已經退休。70年代,辛先生在25歲時,身邊的大學同學都為博房屋津貼而忍手買樓(忍著不買房),而他就已經買入20多萬的廣播道物業(房子)收租。買入單位後,辛先生放租賺取租金,又陸續買入更多物業,樓價上升又再加按套現(增貸)買入更多物業收租,高峰期手持20多個物業。
辛先生不是盲目地只買不賣,到97年之前,他感覺樓價相對市民的收入已經很高,於是在94年開始陸續放售物業,避開了97年樓市大跌及98年金融風暴。他坦言,當年靠炒樓致富提早退休的一套已不可行,因為置業負擔比率高得離譜。
辛先生舉了個例,他的年代收入比現時人均收入2萬要少10倍,只有2,000元,樓價1,200萬除10也要120萬,當年120萬已經是百萬富翁了,怎麼可以以2,000元收入去買層120萬的樓呢?所以他很直接表示現在市況他一定不會入市。
退休後辛先生舉家搬到英國,悉心培育三名子女,今天一子一女是牛津尖子,將來也應該不會在港居住。我感覺辛先生是坊間偶爾會出現的投資高手,他們只是普通打工仔,但好好投資理財,在適當的時候做合理的事,40歲左右就能退休。雖然訪問內容沒有提及他的身家,但我估計數千萬以上一定少不得。喜歡這些平淡的故事,悶聲發大財的一員。
第四位是Joyce,她從1997年至2004年,僅用了約7年時間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她累積資產的操作很簡單,只是持之以恆,有計劃地儲蓄本金,再投資物業。在97年覺得樓價高,沒有出手,直至樓市泡沫爆破,在2000年才出手買入第一個物業。之後就到樓市低迷時繼續買樓,至2003年,她一共買下8個單位,開始收租生活。2004年後樓市慢慢回升,她就加按套現(增貸)買入更多細單位,每一個都利用租金去供樓。
有關Joyce的訪問部分並沒有太多實質數字,可能是受訪者沒有透露吧。所以,只能看她的理念,她曾經從樓市炒家得知一些投資道理,就是投資物業要找一些「值租」的單位,例如同一幢樓,其頂層賣300萬,而一樓只賣220萬,但頂層的租金只有10,000,而一樓是靚裝修能租9,500,一樓的單位自然更值得投資。這大概是我們常談的回報率,租金回報率不是越優質的物業越高的,這道理不難明白。
退休後,40出頭的Joyce很注重孩子教育及家人醫療的安排,預先買了一層房子作教育基金,而醫療則是「可大可少」的支出,所以她也買了醫療保險。早已經衣食無憂的Joyce會繼續向難度挑戰,比如月入10萬後,會追求月入30萬之類。
這兩位財務自由人,很大程度上都靠物業投資致富,而退休後頗專注下一代的成長及生活,你又有何看法呢?這些故事又為你帶來什麼啟示?
本文獲「取之有道」授權轉載,原文:信報財經月刊談財務自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