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房價上漲就覺得自己發了財,是很愚蠢的
我在1987年秋買了我的第一間公寓,當時我所認識的每一個人都努力地存錢,想要「搭上房地產的順風車」,包括我在內。但是那房子論地段,不怎麼樣,在國王路口站(King’s Cross station)對面,只是可以讓我走路上班,要到倫敦任何一個地方也還算方便。論格局,也不怎麼樣,太小,格局很怪。美國作家麥迪遜.貝爾(Madison Smartt Bell)有一陣子就住在樓下,他用這棟公寓當背景,寫了一本小說,故事中提到有個人發瘋了,部分原因就是他公寓的格局就像我這間一樣怪。
這公寓花了我59,000英鎊。一半來自我父親過世時留給我的錢,另一半則向哈利法克斯銀行(Halifax)貸款。買下這間公寓之後,我還真增長了見聞。但我唯一沒增長的,就是財富。十年後,我賣掉這房子,售價就是我當初的買價。以實質價格計算,等於我賠了35%。這並不意外,因為房地產泡沫已經破了,而王十字附近的公寓很難賣;那時我大約每隔二年就會去問仲介一次,當我問他們價錢時,他們總是耍詐,問我當初買多少錢,然後說他們覺得差不多就是這個價。亂講——他們的意思是,你如果要賣,就是個白癡。所以我每次都沒賣。
這就是我從第一間公寓所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房地產價格總是漲漲跌跌,除非你真的要搬家了,否則就別去管它。房價不會永遠上漲,但只要不再漲時,你就很難賣了。你放在房子上的資金,是不能流動的現金。如果因為房價上漲就覺得自己發了財,那是很愚蠢的,因為增值的部分你幾乎沒辦法拿來花用。就算你要搬家,也還是得搬到新的地方住,而那新地方的房價也已經漲上來了,所以你的房地產增值,並沒有讓你淨賺。
想清楚:房子真是你的嗎?
到底為什麼?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沉迷於我們的房地產和房價?
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有長的版本,也有短的。長的版本,牽涉到我們房市的基本結構──很多人都擁有自己的房子。
在英國,有70%的人口住在自己的房子裡(編按:在台灣、香港等亞洲國家,這個比率更高)。這個數字自柴契爾夫人之後一路成長,遠比歐洲的主要國家還高,例如德國,只有40%的人擁有自己的房子。光是這一點,就透露出很多事情。
首先,和「擁有」這個詞有關。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靠貸款買房子,這表示:我們根本就「沒」真正擁有自己的房子。在我買第一間公寓的那個年代,如果你辦了房貸,你連那棟房子的權狀都拿不到,權狀得放在銀行那裡。有點殘酷,但你最好牢記這點。
然後,一旦你有了房貸,你的生活就會被一個數字給困住:利率。利率會主宰你的生活。這也是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的最大理由——因為英國經濟的週期和歐洲不完全同步,而且利率對個人財務有非常直接的影響。一旦加入了歐元,而且房貸連結到非常低的歐元利率,錢就會變得更薄,信用更容易取得,於是房市泡沫就更大,而崩跌也就越厲害──就像愛爾蘭和西班牙一樣。
我們的欲望,以及現代生活的失落感
關於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我有一個理論:我們的欲望,和工業革命期間散佈到整個英國社會的「失落感」有關。當工作場所越沒有保障,生活越暴露在競爭壓力和不確定之中,人們就越加覺得,在辛苦工作的一天要開始之前和結束之後,必須覺得自己的住處很安全。
英國是第一個國家體驗到工業生活轉型衝擊,以及隨之而來的土地、勞動和住所分離的國家。英國的房屋自有率在1980年代期間開始急遽增加,當時,工業革命的效果已經蔓延,創造出一批新的中產階級,有經濟能力去買自己的房子。由於我們和工作疏離,而且沒有保障,我們有更殷切的需求,要擁有自己住家的四壁、要有安全感、要有自己的不動產。這正是人們對工業化所帶來的失落,所做的心理上的補償。
這是較長版本的答案,但短版本的答案不同。如果你問我,為什麼這些因素會發生?為什麼我們的房貸和房市會跟別的歐洲國家不一樣,你最後會得到這個答案:沒人真正知道。我們太沉迷於擁有自己房子的需求,我們那危險、長期、而創新(有時是不顧一切地創新)的房貸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市場用盡一切辦法,要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欲望。是胃口創造了產品,而不是產品創造胃口。
在某些國家,能擁有自己房子雖然很棒,卻不是絕對必要的,這是很大的差別。如果你有足夠的財力,而且你喜歡買屋更甚於租房子,那麼就盡全力去買你自己的房子吧。如果你買不起房子,或是暫時不想被一個長期、高槓桿且低流動性的投資給綁住,那又何必呢?租房子就好了。然而在另外一些國家,擁有房屋可是一件大事,意味著安全、繁榮、和充分參與社會。擁有自己的房子,幾乎被視為一種基本人權。因此在這種國家裡,政府會追求專為增加房屋自有率而設計的政策。英國和美國,就是這樣的國家。
這並不是左派政黨的專利。在英國,提出「住者有其屋民主」的是右派的柴契爾夫人,她比現代任何一個政治人物更積極地提高自有房屋率。在美國,開始推動有利於自有房屋政策的人是胡佛(Herbert Hoover,美國第31任總統)。他顯然是被1920年的普查報告給刺激到,資料顯示,自1910年以來,美國人的房屋自有率從45.9%微幅掉到45.6%。
胡佛認為,這是災難。他說:「沒有任何事情比房客和房東人數增加更糟糕的了。」他認為,自有房屋是件好事,這個看法在半個世紀之後,很清楚,和柴契爾夫人不謀而合。不過胡佛的說法更為生動:「擁有自己房屋的人,生活就有了建設性的目標……他會更賣力地外出工作,他下班後也去賺錢,他和家人過著比較好的生活,更能夠享受和孕育現代文明。」
有關1920年的普查報告顯示房屋自有率下降,當時《紐約時報》的說法是:「我國的安定性出現變數……民眾漸漸不再為美好生活打拼」。結果就是後來的幾十年中,著重在提升房屋自有率的政策,從胡佛的「住者有其屋」運動開始,接著是屋主貸款公司(Home Owner’s Loan Corporation)為大蕭條期間房貸出問題的貸款人紓困,然後成立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編按:房利美、房地美並不是直接面對買屋民眾,而是收購銀行或房貸業者的抵押貸款,將其包裝為衍生性金融商品,再由其擔保賣予投資人,規模之龐大,幾乎囊括全美近一半房貸業務。2008年,房利美、房地美瀕臨破產由政府接管,美國發生次貸風暴,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美國實施三輪QE救市,影響全球經濟迄今。)
書籍簡介
書名: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
作者:約翰.蘭徹斯特(John Lanchaster)
譯者:林茂昌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11/07/07
作者簡介
小說家、新聞記者、及惠特布萊德新作獎(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和佛斯特獎(E.M.Forster Award)等的得主。生於漢堡,在東南亞長大;現居倫敦。
他的書已經翻譯成20種以上的語言。他是《倫敦書摘》(London Review of Books)和《紐約克》(New Yorker)的固定作家,在《君子雜誌》(Esquire)上有個每月專欄。他定期為《紐約克》和《倫敦書摘》寫金融方面的文章。2008年1月,他的一篇文章「倫敦金融圈的子民」(Cityphilia)反省我們對倫敦金融圈的愛,發表在《倫敦書摘》上,文中根據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錯誤使用情形,預測將有全球性的崩盤發生,文章發表後,引發極大的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