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提問:
子房老師,央行降息半碼,是不是表示政府打房已經結束了?在低利的情況下,大家會不會又開始瘋狂買房置產呢?
子房觀點:
降息的基本意義,在於讓資金存在銀行裡的收益變少,進而讓資金從銀行流出,轉變成為投資或是消費,並促進經濟發展活絡。
因此,央行降息半碼,會讓房市與股市再湧入資金嗎?其實也不盡然,因為目前兩者的基本面都不大好。
倘若翻開房貸利率發展史,從1990年到2003年,銀行利率從9%一路調降到2%,之後低檔起伏盤旋,也推升了房市從SARS之後的十年榮景。如今又降到1.75%,這是怎樣的概念呢?
舉例來說,當珍珠奶茶從一杯90元降價到一杯20元,你當然會想去多買幾杯。但是當你喝一杯20元的珍珠奶茶已經喝了好幾年,某天老闆突然宣布降價變成一杯17.5元,你會因此特別去買嗎?其實你可能喝膩了,也沒有特別感覺。房貸利率也是一樣,從2%降到1.75%,會趨使民眾突然大量借款買房嗎?其實不會。
因此,我用「房與錢的四象限」來分析,降息半碼對以下族群的影響:
對「有房有錢」的富翁族,他們本來就是銀行最寵的一群,利率也是最低,降息半碼只不過增加了他們向同伴炫耀,自己借錢利息有多低的話題。
「沒房有錢」的買房族,如果用房貸支出不超過月收入三分之一的觀點來看,降息半碼似乎讓買房預算提高,多增加半間儲藏室。
而「有房沒錢」的房貸族可以鬆了一口氣,若以貸款500萬20年計算,降息半碼每年可以少付7,327元,相當於每天省下20元,可以多吃半碗滷肉飯。
「沒房沒錢」的月光族,則可以搭配銀行的優惠信貸,多一點資金投資自己,每週多半天加強自己的競爭力,提高自己的薪資所得。
至於降息半碼對營建產業來說,信心的意義比實質的意義還重要。
建商少了銀行雨天收傘的風險,預售屋雖然現階段賣不好,仍可以好整以暇把房子慢慢蓋完,等成屋完工再看市場景氣銷售。至少目前營造廠不怕收不到錢,材料商不怕被上游倒帳,經濟也會更穩定些。
只是從功效來看,對於目前已經降半旗的房市,以及已剩半條命的股市,央行降息半碼是「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呢?
答案一半得靠政府明示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與走向,另一半就靠廣大的民眾自己決定,接下來打算把錢放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