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gags9999flickr,CC BY 2.0
Eric是個初到美國的遊學生,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太通的他,打算在銀行開戶、辦張提款卡以利未來消費使用。他帶著忐忑的心情進到銀行,一眼望去卻看到整間銀行空蕩蕩,幾乎沒有行員。詢問後才知道原來現在許多業務都網路化了,大部分服務在網路上點幾個按鍵就能達成,因此現今銀行內配置的的行員只剩零星幾位......
以上故事完整呈現歐美國家銀行的寫照,在先進國家,網路銀行功能已涵蓋大多數的服務,而尚未被網路取代、仍需臨櫃人員協助的項目,通常辦事效率非常低。現今銀行內幾乎都設有自動存款的機台,機器逐漸取代人力,我們可以大膽推測:「除了美國之外,台灣也將在十年內,銀行將大幅縮編櫃檯人員的配置!」因為這是數位銀行的時代,也是全新的戰場!
下表是全球的銀行市值排名:
我們以表中的美國四大商業銀行來做簡單介紹:
富國銀行(股票代號:WFC)
在2013年時,超越中資的銀行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在這篇《老實銀行160年來都賺錢的真實故事》有完整介紹。我們在兩年前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股價才42.63元,現在這檔股價已經逼近60元大關了......
JP摩根大通銀行(股票代號:JPM)
美國大通(Chase)是JP摩根大通的商業銀行部分,而在投資銀行的部分也是高居第二名, JPM同時也是道瓊30成分股之一。在2012年因為交易的疏失造成大賠60億美元,還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監管機構開罰9.2億美元,這就是歷史著名的「倫敦鯨事件」。
美國銀行(股票代號:BAC)
是美國歷史第二悠久的銀行,也是該行發明了銀行信用卡VISA CARD並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線上註冊用戶,業務主軸在於對個人、企業的存放款,就如其名,美國銀行有超過85%的收入來自美國本土。
花旗銀行(股票代號:C)
在超過100個國家有一億個以上的客戶,成為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種類最齊全的金融集團,雖然在商業銀行的排名是第8,但在2015年投資銀行的排名是第一名,在歷史上是第一家給儲蓄帳戶採用複利計算制度的銀行。
下圖為這四家公司的近五年股價成長幅度,也和該排名有相當大的關聯:
註:紅線為富國銀行,綠線為JP摩根大通銀行,藍線為花旗銀行,粉線美國銀行
下表為這四大銀行的重要財務數據:
註:單位為美元(B=十億;M=百萬);股價以7/30收盤價計
若我們也把台灣的兩大銀行龍頭拿來做比較:
註:單位為新台幣(B=十億;M=百萬);股價以7/31收盤價計
在這邊我們採用淨收入(Net Income)而非營業收入(Revenue),因為銀行業跟其他產業不同,與販賣商品的收益相比,銀行的最主要的獲利在於利息的收入,因此我們在比較銀行間的好壞,通常是看其總資產與淨收入。
我們可以從表中得知,美國銀行龍頭的資本額大得驚人,但是淨收入卻不如想像中厲害,這是為什麼?
網路世代─第三方支付的崛起
現在人們普遍都對理專、保險員不信任,喜歡自己做研究、不買玩法複雜的投資工具,現在互聯網紛紛跨足來賣基金、保險而不透過銀行。他們的理財平台提供的金融投資產品,普遍都比銀行端擁有更高利率、更划算的手續費,付費方式又結合了第三方支付的靈活彈性,如阿里巴巴把支付寶帶進基金銷售,這些「絕對優勢」成功給了傳統銀行痛擊,但,這些銀行就這樣坐以待斃?
銀行的變革─行動支付的結合
傳統銀行畢竟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且擁有難以數計的服務據點,即使互聯網的理財平台以更優的金融商品瓜分了銀行的利益,但要完全取代傳統銀行也絕非易事,現在銀行已經大部分業務電子化,就連以前需要親自跑銀行的信用核准、貸款申請等等,現在都可以線上解決,如今塑膠貨幣也進入新的格局,科技大廠紛紛和銀行聯手推出行動支付,例如Apple Pay、Google wallet。
像Apple已經和500家以上的銀行合作,可以支援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等三大信用卡,台灣現在用非現金支付的風氣還不明顯,但在國外,手機和信用卡的結合已不少見,各位試著想像:出門只需帶一支手機、口袋不必卡著鼓鼓的皮夾,再也不怕錢帶不夠,買賣東西也省去找零錢和收發票的麻煩。這些許多累積起來的「小方便」,無形中為人們省下了非常大量的時間。
我們在上篇文章探討了升息對債券的影響,有讀者想知道升息對美股的受惠族群,其實本篇介紹的金融類股就是升息受惠族群,因為利差擴大得利。
我們在兩年前所介紹的富國銀行如今股價成長了35%,在金融海嘯後到現在,就連美國的大型金融股都有這種爆發力,這就是美股的魅力所在。美國準備進入升息循環,大家不妨也來研究這些產業,尋找能夠切入買點的升息概念股吧!
[快速結論]
銀行的分點過去有著極大的優勢,在新的數位金融時代,大家比的是網路銀行的使用感受度,是否友善、親切、讓人覺得使用無難度。台灣的銀行業會不會追隨歐美的腳步我們無從得知,但肯定的是,數位網路銀行這塊誰越早做,未來的市佔率就會稱霸!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