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台幣一貶、物價就要漲,當台灣人都傻子嗎?

新台幣
 

台幣破32就要漲價,當消費者都傻了嗎?

根據報載,由於近期新台幣貶破32對1美元,造成造成小麥、黃豆、玉米等國際大宗物資進口成本大增,麵粉、沙拉油、水產飼料已醞釀漲價。

這類新聞,真的令人髮指,連記者本身都不查證,似乎與業者合作在帶風向。

報導中引述,根據麵粉工業同業公會估算,以進口小麥一噸4百美元計算,新台幣每貶值一元增加的匯率成本,每噸約4百新台幣,換算每噸小麥可製成32包22公斤的麵粉,等於是每包麵粉要增加12元的成本。

但小麥真的有這麼貴嗎?真的是因為台幣貶值所以要漲價?

讀者只要打開鉅亨網的農產品期貨報價,點選芝加哥小麥報價,把時間拉長到四年,就會看得很清楚,這幾年小麥價格是不斷走低走低走低;最近第四季的上揚,只不過是跌了三年後的小反彈。

更精算來看,小麥跌價幅度,從2012年來算,跌到2014年9月最低466,跌幅高達49%;也就是小麥過去幾年下來跌價幅度曾高達五成,但台灣消費者有沒有被業者讓利五成?現在小麥小幅反彈,業者就要高舉漲價大旗,這到底算什麼?

大家或許還記得,業者說不降價的理由,是因為原料成本之外還有人工成本、加工成本,所以不能讓利,但問題是台灣普遍薪水沒漲(調整的只有非領月薪的員工)、固定成本(水、電)也沒有大幅變動,請問漲價,到底是在反映哪一個「成本」?

但最可怕的是,「貶值就可以漲價」似乎變成一個金牌,這點真的該感謝彭總裁所領導的央行,因為每次外界希望台幣貶值時,彭總裁就會拿出貶值會讓台灣機車騎士荷包大失血(加油會變貴)的論調。

理論上,貶值是會造成物價上揚,因為產品本身供需吃緊。但當產品過剩,跌幅遠大於匯率貶值幅度時,消費者自然得利;這也是這波國際油價崩跌時,為何多數國際財經專家預估對全球GDP有正向幫助的理由。

像是對於新興國家如印尼、印度等,光是石油進口所剩下的費用就足讓消費力大幅升,更不用提美國,由於美元走強,所產生的壓抑油價效果,光是一年就可以產生1千8百億美元的消費力。

但在台灣,卻因為業者刻意的蒙騙,讓台灣消費力始終無法提升。

從學理上看,物價有向下的僵固性,也就是漲上去後,若外界無太大壓力,業者多不願意主動降價,如果消費者不抵制,這些商人就不會反應。但是這時候政府不該鐵腕介入嗎?

當然,政府可以打著市場自由經濟的大旗,說放手讓給市場決定,民眾若嫌價格高就不要買就好。但是台灣多數市場不是自由競爭,早就變成寡占,甚至是聯合壟斷,幾大業者有默契的同步控制價格。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11年10月四大超商接續將研磨咖啡調高5元,之後受到公平交易委員會處以2千萬元罰款。

雖然這件案子最後被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但政府可以做的不光只有這條路,看看對岸怎麼弄。

國際晶片大廠高通在大陸被發改委進行反壟斷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都還沒出爐,高通(Qualcomm)自己就先低頭,調降CDMA晶片價格,降幅超過4美元以上,跟其他業者價格相近,讓中國手機廠商將是最大受惠者。在此之前,中國大陸CDMA制式手機價格向來居高不下。

為什麼中國政府不像馬英九政府一樣,只會告訴中國手機業者:嫌貴就不要買?因為中國政府希望中國手機市場能夠更蓬勃發展,不要受限於高通;相反的,台灣現任執政黨就只會叫民眾認命。

有許多蛋頭學者甚至搬出自由經濟論,說如果原物料的進口價格上漲,進口的量就會變少,政府若強壓物價不上漲,會導致民眾需求不變(因為沒漲價就照著原來的需求買,不會減少需求),在總供給量變少的情況下,就會造成有人買不到東西;或是商家乾脆偷工減料,一樣有漲價的效果。

或者護航說,政府對供給一方直接干預價格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間接地增加供給,或是抑制需求,價格才可能被壓制。而如果是進口原物料價格上漲,影響到供給減少,那麼抑制價格更是困難。

如果這套理論合理,那為何台灣民眾在物價沒凍漲的情況下,還是買到黑心油?如果業者無良是元兇,那政府公務部門不作為就是最大幫兇。如果政府干預不可行,那美國何必要設立國際貿易委員會ICT,對台灣面板業者的聯合壟斷開罰?

業者將本求利是天性,但政府執政團隊如果不懂於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多替民眾著想,給再多小確幸都改變不了低支持度的命運。


作者簡介_約翰之聲

一位喜歡研究國際財經與公共政策的專業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