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似乎即將出手管制「收益平準金」亂象!
台股第1檔ETF——元大台灣50(0050)於2003年上市,之後十幾年,其實ETF並沒有受到市場多大的關注,ETF大行其道大約是最近6年、7年的事。為迅速吸引投資人關注,投信業者推出各式各樣的主題型ETF搶市,生技、5G、AI、機器人、電動車、元宇宙、資安...等,只要市場流行的話題,投信都能快速推出相應的ETF,也都能順利吸引資金進駐。這些主題型ETF往往只能風靡一陣子,時過境遷之後,就會逐漸遭市場淡忘。
近1年,投信業者看準散戶大軍對於領息的渴望,爭相推出高息型ETF,其中「收益平準金」幾乎成了「標準配備」。說穿了,收益平準金就是投資人的本金,拿自己的本金配息給自己,似乎是一件很弔詭的事(延伸閱讀:高股息ETF有沒有「收益平準金」,配息穩定度差很大?00878、00713…5檔ETF配息大剖析-Smart智富ETF研究室)。
ETF股息組成結構主要有3種
ETF配發的股利由3種資金組成:成分股股利、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
台股除權息旺季大致落在6月~9月,資本利得並不是每次都有,於是在台股的除權息淡季,ETF的配息只好靠平準金拉抬,否則殖利率可能會很難看。但平準金就是投資人的本金,投信業者拿投資人的本金創造高殖利率的假象,似乎很不可取。此外,版主認為,資本利得也不應做為股利發放,滾入淨值會是比較恰當的做法。
金管會出手管制平準金配發比率,版主樂觀其成,可以防止投信業者為衝高ETF配息而大量提取平準金。其實應要求各ETF的殖利率盡力貼近所追蹤的指數的殖利率,才是正確的做法。
近1年,高息型ETF不論受益人數或基金規模都呈大幅成長,版主還是要提醒「殖利率不等於報酬率」,理論上,高息型ETF的含息長期報酬並無法贏過市值型ETF,過早投資高息型ETF勢必減慢個人資產成長的速度。
高息型ETF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穩定的現金流,而不是讓資產快速成長,因此比較適合已退休或即將退休人士持有。如果年紀尚輕或距離退休還有10年以上,高息型ETF占個人資產比重不必太高,市值型才是更好的選擇。
上星期有數檔ETF公布股利政策,殖利率都衝得很高,也成功吸引投資人目光,但股利成分若是平準金占比太高,似乎有點像作弊。高息型ETF也是有它的優點,但是否要如此積極的追逐,還是要以自身年齡與投資屬性做通盤考量。
文末再次提醒,「殖利率不等於報酬率」,切不可誤以為高殖利率就能帶來高報酬!
本文獲「存股方程式」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用0056、00713、00878組成月月配息可行嗎?存股達人曝缺點:風險、成長性不足是最大缺點
高股息ETF有沒有「收益平準金」,配息穩定度差很大?00878、00713…5檔ETF配息大剖析-Smart智富ETF研究室
「收益平準金」就是配自己的錢給自己?達人:只有一種情況才算真的賺到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