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川普24日表示,美國將按時向加墨兩國課徵。學者認為,美對加墨課徵25%關稅影響太大,會遭來反制報復,推估美國將再延長實施日,或者改課10%關稅,一旦發生,其他國家會更緊張,需密切關注。
川普甫上任便揮舞關稅大刀,但路徑策略充滿不確定性,各國均審慎因應。以加墨關稅為例,川普3日先是同意把開始課徵加拿大、墨西哥輸美商品關稅的時間延30天,暫緩徵關稅的期限就在下週,川普今天則說「我們按時徵關稅」,並稱美國遭鄰國和盟邦利用。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今天出席北威「川普關稅2.0」論壇表示,川普慣用手法是釋放加稅訊息、宣布課徵日期,再來,對手宣布釋出改善訊息,川普再宣布暫緩實施,視對手改善情況再調整。
他說,川普不是提倡自由貿易、而是提倡公平貿易,即使都達成對等關稅,因美國仍是貿易逆差國,仍要圍堵尖端領域被中國超車問題,所以政策可說是非常難預測;「我常被問能否預估下一波關稅政策,如果我能預估,川普就不叫川普」。
文化大學社科院講座教授楊永明認為,川普不會對加墨課徵全面25%關稅,因會遭來反制報復,造成經濟大亂,美國不會因此而偉大,因此推估會再延長實施日。或者,改課10%關稅,像對中國一樣,一旦川普採取此種做法,其他國家就要更緊張,須持續關注。
他也預期,未來美國不會再對中國加徵全面性關稅,但會針對關鍵產業加稅,進而開啟與他國更多談判,包含採購協議、開放市場等,估計未來全球各國平均關稅將達5%以上,甚至7、8%,若過10%,全球貿易戰恐趨激烈。
台灣大學國企系副教授盧信昌表示,川普有一套組合拳,他的關稅政策不是無的放矢,而是都綁著一個主要產業收入,而此產業收入合乎「美國再次偉大」整體目標,有可能拖累全世界,但美國不會因此受害。
對台灣而言,他說,最可能受害的是半導體,且不會只課半導體關稅,因即使在拜登政府時期,半導體管制對象也是針對任何運用到IC者,等於「任何用得到又可賺大錢的都要被課稅」。
盧信昌指出,台灣7大伺服器廠商已針對關稅2.0作出集體性行為,但須注意伺服器是台灣對美國出口獲利最高品項,而工業、軍用伺服器價值高,一旦赴美設廠,將對台灣產業造成巨大殺傷力。
談及台灣因應策略,楊永明表示,目前出口以零關稅資通訊產品為主,6、7成訂單來自美國公司,因此,他認為,除了如央行總裁楊金龍去年11月所說,要對外落實貿易平衡,包含採購能源、農產、軍品,以及半導體增加對美投資,台灣對內也要布局獎勵、補助、人才培育。
他直言,台積電美國廠開始營運後,將替代台灣出貨比例,並連動國內GDP往下降,「未來2、3年一定看得到」,GDP絕不會上升,因中國半導體市占率漸大。他建議政府召開貿易高峰會、半導體高峰會,進行對產業中長期影響評估等。
小檔案_中央社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