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及公司債是自3月底觸底後激烈反彈,讓許多人深信,過分樂觀的投資人,已讓市場將疫情後可能出現的V型復甦反映完畢。不過,分析師認為,金融市場並未傳達「經濟會強勁復甦」的訊號,相反地,人們對疫情還是非常憂心。
MarketWatch 8日兩篇文章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通稱大摩)跨資產策略師Andrew Sheets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市場對於V型復甦其實看法悲觀。殖利率曲線依舊趨平,美國2年期、10年期公債的利差僅有49個基點。美國及歐洲的長債殖利率仍逼近歷史低,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只有0.65%、德國為-0.48%。
不只如此,對經濟成長較為敏感的類股表現遜於大盤,大型企業的股票漲勢也優於小型股。成長股相對於價值股的昂貴程度則來到歷史高附近。
Sheets認為,上述跡象都跟經濟有望強勁復甦的預期背道而馳,相反地,人們相信成長仍會疲弱、不確定因素偏高。
美國銀行證券及量化策略師Savita Subramanian 8日也年中展望簡報會中表示,她不認為市場反應的是「一都會很棒」,因為投資人仍在持續推升防疫概念股(例如科技巨擘、線上零售商)。
Subramanian預測,標準普爾500指數年底將下探2,900點,約較目前下滑8%,主因不顧疫情快速重啟經濟的後果已逐漸顯現。
千禧世代在剛要進入社會時巧遇2008年金融海嘯,當他們好不容易站穩腳步之際,又面臨另一次經濟災難。基於上述原因,Subramanian擔憂,人們可能會因此採取「經濟衰退甚至大蕭條時期」的消費心態。
大摩看多美股
大摩最近一份研究報告對美股更加樂觀,認定美企大量裁員,將推升企業獲利。
Zero Hedge 7月5日報導,大摩證券策略長Michael Wilson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對多數企業而言,員工佔據的成本最高,而經濟衰退最大的特色就是失業率驟增。本次衰退中,失業率短短兩個月從歷史低點3.5%飆升至接近15%。一般而言,失業率要花1-2年才能達到循環頂峰。然而,這一次失業率增速卻是正常的兩倍快。Wilson認為,這應該能使企業在經濟走出衰退陰霾時,擁有比往常更精簡的成本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人不再貪婪。CNN Business研製的反指標「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8日來到53點、屬於中立位置,低於一個月前的67點貪婪水位(圖見此)。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