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kingalpha.com》1月13日報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庫存的下滑可望支撐銅價,銅礦商的股價也因此受益。LME銅庫存去年10月初還有高達30萬噸的水平,但過去三個月來已經減少逾半,降至13萬噸的水平,同期銅價也從每噸5,700美元以下,上漲至接近每噸6,300美元,創下8個月來的新高。全球三大交易所合計銅庫存也降至30萬噸,約為全球消費量的1.2%。分析師普遍看好今年的銅價表現,主要因為中美兩國的貿易緊張趨緩,以及礦商資本支出減少導致新礦投產減少的影響。
全球最大上市銅礦商自由港麥克墨倫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13日股價大漲4.9%,成為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當中漲幅前兩大的股票,主要受到銅價上漲的帶動。該公司執行長阿克森(Richard Adkerson)表示,未來3年內無意進行大型的策略交易,將專注於將旗下位於印尼的全球第二大銅礦格雷斯堡(Grasberg)從露天開採轉向地下開採的作業。此前,市場傳言銀行家以及投資人希望該公司與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進行合併。
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漢彌爾頓(Colin Hamilton)表示,過去六個月,歐洲以及開發中亞洲相當積極的去化銅庫存,但這種情況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意味銅價將會迎來上漲潛力。Citigroup Inc.預估,繼2019年的小幅增長之後,2020年中國大陸的銅需求有望年增2.6%,主要受到汽車與電網的帶動。高盛(Goldman Sachs)上月預估2020年的平均銅價為每噸6,625美元,未來6個月以及12個月的目標價則分別為每噸6,500美元與7,000美元,相比2019年銅價上漲3.5%至每噸6,175美元。
儘管如此,全球經濟的風險仍然很大,包括最大銅消費國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可能將持續放緩,而地緣政治的緊張升高也隨時可能對經濟增長造成影響,這些都可能抵銷掉中美兩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帶來的利多。漢彌爾頓認為,鑑於市場上的諸多風險,銅價的走勢還不能夠全面看多,但中國大陸年初宣佈降準仍將提供一定支撐。高盛上週也表示,鑑於中東局勢以及可能的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經濟仍然相當脆弱,基本金屬的需求仍面臨被削弱的風險。
澳洲工業部報告表示,2019年,全球銅消費量預估約2,370萬噸,最大消費國中國大陸就佔了半數比重,也是未來主要的增長來源,因大陸國內的煉銅產能持續增加;預估至2021年,全球銅消費將將達到2,540萬噸,主要仍須仰賴中國大陸的工業生產,同期歐洲與美國的消費量則基本持平。報告指出,全球銅需求的消費增長主要將是依賴於電動車、電池以及電網(包括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的投資。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