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許多和投資有關的網站,還有非常多的財經新聞和數不盡的報章雜誌書籍,投資人往往認為,投資前一定要閱讀大量的相關資訊、做一些模擬下單練習,做好萬全準備才能真正開始投資。當然,事前做足功課是必須的,但我認為學習投資股市最有效率也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直接買下第1張股票」。

就像學習游泳一樣,如果一直待在岸上要如何才學得會呢?直接下水體驗是最快的。與其在場外觀望,不如直接參與股市的漲跌,才是最有感也最直接的方式。當你手上握有股票後,自然而然就會去關心影響股價漲跌的因素,對於相關的財經消息也會更加留意,接著才能體會投資獲利的喜悅或賠錢套牢的心境。

但許多投資人因為害怕第一次投資就賠錢,總是過於謹慎小心,想做好周全準備再出手,卻往往錯失了很多機會。所以,投資第2重要的就是「要從虧損中學習」。如同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一生經歷了2次破產,才從中學習到投資的精髓。當然,不是要大家玩到破產才能學會投資,而是遇到虧損時,更能體會到資金控管、停損執行的重要性。

近幾年股市大多頭,許多投資新手真的是第1次買股票就上手,可說是人人皆股神的時代。但其實這種所謂的「新手運」在之後的投資道路上,往往會因為忽略停損的重要,以及無法面對虧損時的心態整理,而遇上吞噬了所有獲利的大反撲。因此,不要因為害怕虧損而止步不前,提早面對虧損,才是投資路上更重要的事!

第一次買股票應該投入多少錢?

許多社會新鮮人談到投資理財總是冷漠以對,或覺得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認為買股票需要一次投入大筆資金才行,結果因為本金不足而放棄理財。但如果愈不理財,財也會離你愈來愈遠。

我記得大學時第一次想要努力打工存錢,就是為了可以買股票投資。一旦有了開始投資的習慣和動力,存錢的速度就會倍速增長,相輔相成的結果才有可能締造資產水位的成長。就像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過:「人生就像雪球,你需要的是沾溼的雪,還有一道長長的山坡。」長長的山坡指的是我們的時間,而沾溼的雪則是投資,這告訴我們:投資要趁早,愈早開始愈好。

為了鼓勵剛起步的投資新鮮人能及早規畫投資理財,台灣證券交易所推行了「定期定額買股」這個方案,只要在券商開戶並簽署同意書,就可以用定期定額購買個股。所以,投資股票已經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一個月拿出數千元、數萬元,甚至只有1,000元,都可以參與這個證券市場的。

當你了解到投資其實隨時可以開始,那麼就現有資金來看,應該拿出多少部位來投資呢?我認為扣除生活的必須開銷後,可以將資金分成3等分,包括「定存儲蓄金」、「靈活準備金」、「投資理財基金」。定存儲備金就是以定存的方式,儲存一筆非必要絕不動用的資金;靈活準備金則是存一筆臨時性的消費資金,可能是1本書的費用或一趟旅行的旅費,讓你在存錢工作理財之餘也不忘記生活;而投資理財基金就是讓我們的雪球可以愈滾愈大的開始。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度而有不同的投入方式。如果你是一個風險接受度極高的人,也就是無論投資標的漲跌波動都不至於影響心情或生活,甚至可以省下靈活準備金的部分來提高投資理財的比重,譬如「10%定存+90%投資理財」;反之,如果你屬於那種賠了錢就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的投資人,就可以拉高定存的比重。

所以,要拿出多少錢來投資,還是得先問問自己屬於哪一類的投資人。


書籍簡介_趨勢投資高手的88堂台股必修課:從觀念到分析,從選股術到心理戰,帶你買進利多大未來

作者:胡毓棠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1/27

作者簡介_胡毓棠
台北大學統計系、政治大學國貿研究所畢業。目前任職於亞洲證券投顧公司,為證券、期貨之雙證照分析師,同時也是許多財經節目的固定嘉賓。

從小遊走券商營業大廳,深受電視牆上跳動的天文數字所吸引,大學一畢業就投身證券業。認為股票市場是一門科學,買賣操作又是一門藝術,憑藉對產業的深入研究與洞察,擅長結合科學與藝術、將之化繁為簡。加上對股市的極高敏感度,具備領先市場的靈敏嗅覺,往往能從動盪股市中挖掘出優質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