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台股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整體呈現大多頭格局,當時大盤從最低點的3,955點,一路攀升到萬點之上,更有數次進逼1萬3,000點大關,期間雖有2018年美中貿易戰、2020年新冠肺炎等股災空頭侵襲,但股價最終都能逐步回升,這對於一個長期投資的存股族來說是一項大利多;同時近10年這股多頭局勢,更讓「存股」成為市場中的投資顯學。

不過關於存股,不少人會認為這是一種只買不賣、佛系無腦的懶人投資法,對於此一觀點,知名的存股達人股海老牛有不同意見,《Smart智富》特別專訪股海老牛,以下為精彩摘要:

股海老牛:存股如果是「只存不賣、只進不出」的這種說法,其實只說對了一半,為什麼呢?因為存股要成功,首要關鍵就是——你得先「存對股」。

存股族最怕的就是選錯存股標的,不只可能股利賺不到,甚至連價差也賠掉,讓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

那重點來了,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選錯股的悲劇發生呢?我認為目前最好的存股策略,並非像過去那樣「只進不出」的傻傻買、傻傻存,所以存股法當然也得與時俱進、聰明存、開心賺,而我認為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存股也要進化到「存股4.0」的階段,同時我也將存股分為4種時期,且對應不同的存股策略:

存股1.0》存不會倒的國營企業

當時的投資人偏好穩定的國營企業來當存股標的,理由是認為國營企業「不會倒」,不過卻忽略了存股的重點——獲利必須維持穩定,甚至要不斷成長才行。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中鋼(2002)這檔老牌的存股標的,主要原因為獲利下滑,連帶殖利率表現也愈來愈差,早期殖利率可到5%~6%左右的水準,後來只剩下2%~3%左右;其次是價差,如果買進時間是在2008年那附近的話,中鋼股價最高曾達50幾元,但之後股價卻掉到20幾元,對當年買在40元~50元的存股投資人來說,不只獲利縮水、更賠了價差。

資料來源:《股海老牛抱緊股》模組

同樣情況的股票還有陽明(2609)、華航(2610)等...,也都是因績效差、獲利衰退而不再適合存股,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存股2.0》存高殖利率個股

當國營企業獲利能力下降、不再是投資人的獲利保證後,存股族將重心轉至擁有高殖利率個股身上,但殖利率並非愈高愈好,若企業無法填息,投資人一樣會有賠上價差的風險。

存股3.0》因股市高檔就急著賣出全部存股

當時台股大盤指數不斷震盪走高,來到萬點相對高檔的位置時,再加上美國的升息循環,不少投資人認為市場恐觸頂,紛而出脫手中持股,認為存股不再可行。事實上,大盤指數的高點不是繼續存股或停止的標準,個股的未來展望才是,因此要再進化到存股4.0。

存股4.0》抱緊處理的4大原則

抱緊處理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找到適合長抱的「好公司」,然後一直持有,視個股條件表現來順勢做加減碼,而不是買入後就置之不理,這就是最大的差異。

1.抱:找到好公司(有下列4個條件)
—公司獲利狀況良好(不斷成長、累積盈餘)
—高殖利率個股(5%~7%)
—高防禦性(企業內部是否具備足夠現金來因應突發股災)
—股價要便宜(內在價值高而股價被低估的個股)
2.緊:好價格買進並長期持有;
3.處:情緒不隨股價波動而起伏;
4.理:理智配置、順勢加減碼。

抱緊處理聰明存,不讓存股變存骨

存股方式並非只買不賣地傻傻存,是得與時俱進、適當調整的,最重要的還是要觀察存股標的,是否有「持續符合」上述所提到的那些原則和重點,並順勢做彈性調整,以免「存股變存骨」這件最糟的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