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除了是家人間的歡聚同樂,對孩子們來說,最大的喜悅就是長輩贈與的紅包,那沉甸甸的紅包似乎裝載了無限的未來。過去父母總會以「我幫你存起來」、「我先幫你保管、才不會亂花掉」為說法幫孩子打理,但現在的小孩都很聰明也不見得會接受這種說法。
紅包讓孩子建立財商,也是布局美好未來的起手式
其實父母可以換個方式,帶著孩子一起參與紅包的使用過程,用這筆錢來扎根孩子的金錢觀念,讓孩子從小透過生活建立財商,不僅孩子正確的理財觀,也為孩子未來的資產做好完整的布局。
父母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帶著孩子一起清點收到的紅包金額。一來是帶孩子認識金錢,知道不同紙鈔的金額;再者是透過清點、加總,讓孩子學會計算,同時理財目前共有多少的紅包錢可支配。
再來是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怎麼運用今年收到的紅包。父母要有一個認知,就是孩子會認為「紅包」是他拿到的錢,有作主運用的權利,父母不該剝奪。因此更該透過討論,聽聽他的意見、詢問孩子的想法;當然,父母的心中可以先存有配置的方向,但不要主動提出或強烈引導孩子要跟著你的意見走,而是該聽聽孩子的說法再給予適合的建議。舉例來說,若孩子想把所有的紅包錢都拿去買玩具或遊戲,這時父母不用急著先反對孩子的意見,而是引導他,「如果你把部分的紅包拿去做別的事,例如先存起來,有機會將來會愈來愈多,可能有更大的效應。」讓孩子慢慢建立儲蓄的概念。
父母可帶孩子到銀行開戶,用「儀式感」讓孩子對金錢更有感
當然,父母可以把孩子決定拿來儲蓄的錢,進行更好的配置。例如幫孩子放到可以長期持有的ETF或是共同基金裡,透過定期定額或一筆投入的方式,讓資金按計畫投入;父母也可以相對的投入自己的資金,幫孩子加碼,例如孩子存了6000元,父母也投入6000元,一起幫孩子的未來做準備。
父母若希望更有「儀式感」,可以帶孩子到銀行開立帳戶、一起把存錢進去,讓他感受到存摺的份量。透過親自進入銀行,感受一下整體的氛圍,同時也讓孩子知道,父母並沒有把你的紅包拿做其他用途,而是真正放在你的名下,讓孩子更有感。
父母也可以適度追蹤,在孩子手上紅包的運用情況,不必每一筆都關心,但可以偶爾詢問一下孩子的花費情況,了解錢運用的方向。
加入中國信託財富管理LINE官方帳號
立即下載最新投資報告,體驗無接觸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