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隨著時序來到2022年的最後一個月,回憶起今年的資本市場,絕對是相當辛苦的一年,美國道瓊指數從最高36,952跌到最低28,660,跌超22%;如果看到那斯達克科技指數,那跌幅就接近4成,而費城半導體……幾乎腰斬。

 

回顧今年市場大事,美國今年已強力升息17碼,也就是4.25%,存款族或貸款者應該都是相當有感,再加上9月起每個月縮表950億美元,那個緊縮力道其實不容小覷。比較其他主要經濟體,今年以來歐洲央行升息8碼,英國升息11碼,日圓……甚至根本沒動。沒意外的話,明年美國利率將升到5%以上,也有較激進的官員表示,最高可能要升到7%才能降低通膨。筆者認為,最好不要見到這樣的情境,過去爆發重大金融事件,都是在高利率環境下發生的,當然高利率不代表一定就會出事,但「出事機率是高的」。

美元收割全球,新興市場風險不小

為何會出事?可能是人還不出錢、可能是企業現金不夠無法繼續運作,人跟企業倒帳後,自然銀行也受到損失,這都是環環相扣的。不過,經歷幾次金融事件後,大家也更有經驗去應對了,包括這次升息速度之快多少也是為了避免重蹈1970~1980年代的覆轍。再拿最近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位學者Ben Bernanke、Douglas Diamond、Philip Dybvig來背書,這波美國發生重大金融事件的機率相對小,畢竟「與2008年金融危機相比,我們今天的準備當然要好得多」。但是,美國持續在全球回收資金,體質較弱的新興市場國家可能面臨抽銀根及匯率風險,如果不慎就有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中南美洲國家都須要留意,歐洲也要留意一些有「前科」的國家。

仔細想想還是蠻可怕的,尤其各國貨幣的價值是被掌控在美元手上,以美元作為基準,美國有能力去控制美元的價值,這也是為何美國不容許美元地位被挑戰的原因,真的太好用了……。

接下來2023年,筆者認為也是相當嚴峻的一年,當前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總經數據上,我們還是看到很多數據表現都相當地差,比如說算是領先指標的PMI(經理人採購指數),沒錯大家都很爛,美國的11月ISM製造業PMI為49,不僅跌破50榮枯線(50以上為擴張、50以下收縮),該數字也是兩年多來新低;歐元區11月製造業PMI比上個月好一點,但47.1也是在收縮區間;中國都封控成這樣,沒錯當然也是在50以下,解封會不會好一點要再觀察;接著日本,11月剛好跌破50;台灣更是爛到不行,11月PMI還跌破2020年疫情爆發的最低點,現在只有43.9。

 

看來景氣低迷是很確定了,幸好從家庭債務狀況來看,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比較相當健康。此外,我們也從一些產業訪查發現,有不少「消費性電子」相關企業,都認為今年第三季就是谷底,第四季到明年上半年不會再更差了,接著下半年就會看到營運顯著回升。雖然這個說法相當可能到了2023年第一季或是第二季時被下修,說市況不如預期,需求要起來得拖到第四季,但「落底」這件事是最重要的,現在的情況很有可能就是經濟走一個L型,然後就貼在底部走,直到他勾起來變成U型。

 

震盪難熬、慎選產業、股債配置

如果你認同現在是走L型然後等待U型復甦的邏輯,那接下來回檔就會是布局時機,因為最壞時刻已過,即使回檔應該也不會再破前低了,但我們還是不能忽視高利率環境下容易產生重大金融事件的風險(筆者自己是認為機率不高)。

最後再幫大家總結,經濟難以樂觀大盤指數一定就是震盪,再來看小公司慎選產業,比如不受消費影響的環保綠能、公用事業;接著是股債配置,這個在資產組合概念中好像被講到爛了,但筆者認為債券這邊是很有機會的,尤其是被大家當作無風險利率指標的美國10年期公債,先前因為升息因素不斷破底,現在技術型態已經築底,未來不論是發生大事件要避險,還是降息刺激經濟,都對債券價格有正面影響;先前本專欄已介紹不少芝商所(CME)的微型股指期貨可以來組合布局,其實還有微型公債利率期貨也可交易,也就是微型10年期美債殖利率期貨(合約代碼:10Y)。這微型期貨規模較小但具備與標準期貨合約相同的資本效益、靈活性及多樣化潛力;交易人支付保證金更少,更容易進入期貨市場參與交易。

 



返回 全球聚焦 透視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