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新聞

慈濟投資都為了保值》財經部落客打臉:短線交易那麼頻繁,到底是哪裡穩健?

來源:yummyporky@flickr, CC BY 2.0

近日來許多媒體報導,慈濟在美國投資證券的事蹟。身為台灣慈善機構龍頭,海外的投資對象竟是軍火公司、石油公司、菸草公司、基改食品企業...,這和佛家愛好和平、不菸不酒、愛惜生命、保護環境的宗旨完全違背。

慈濟美國總會副執行長出面表示,「美國總會」是在美國立案的慈善基金會,財務獨立運作,由當地募集善款當地使用,非台灣本會提供。和美國各大慈善基金會一樣,為求保值,會將部分資產做投資規畫;慈濟在美國的善款投資同樣以「保值穩健」為主,過去即使直接進場買股票,也是以S&P500等大型企業為投資標的,由專業經理人判斷,以維持這個基金的價值不要下墜。另外,美國總會設有投資管理委員會,聘請理財專員執行投資管理。

2002-2005年 慈濟基金會在美國的相關投資標的

但慈濟的說法,還是有些問題存在。

查詢慈濟基金會登記在美國無營利組織的董事會名單,除了證嚴本人(釋證嚴)之外,還有:

創辦人證嚴的胞弟,同時是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
慈濟大愛電視總監姚仁祿
慈濟志工總督導黃思賢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主任謝景貴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陳紹明
二位靜思堂出家衆(釋德宸、釋德明),與美國各地分會的負責人

 

這些名單是台灣慈濟本會高階幹部,同時身兼美國分會的證券投資,只要證券投資有獲利,這些董事就有權決定獲利的分配,把本會和分會切割,這邏輯實在說不過去。證嚴本身在董事會的職稱是Chairman,其他還有CEO、CFO、Secretary等頭銜,明顯和其他董事職位不同,如果證嚴對美國分會的證券投資絲毫不知情,這樣的說法實在是太矯情了。

另外,慈濟說,和美國各大慈善基金會一樣,為求保值會將部分資產做投資規畫,慈濟在美國的善款投資只求保值穩健,主要在定存、債券、基金。但查詢交易紀錄,標的從買進到賣出,間隔時間從一天到兩年不等,短期、中期、長期都有。

2003年短期交易約1100多筆,長期交易約150筆
2004年短期交易約1500多筆,長期交易約450筆
2005年短期交易約1400多筆,長期交易約550筆

單筆交易金額落差非常大,不管是大中小型企業的股票,竟然只持有幾天,好像在賭短線的行情;整個交易紀錄操作其實非常頻繁,交易標的還有個股股票,這樣的交易模式,怎麼會是穩健保值,感覺更像是積極型的操作策略。

 

另外,

2003年的交易金額590多萬美元,虧損21.44萬美元,資產登記3538萬美元
2004年的交易金額4000多萬美元,獲利72.69萬美元,資產登記4553萬美元
2005年的交易金額1400多萬美元,獲利18.47萬美元,資產登記5274萬美元

 

以2005年為例,如果考慮基金會管理人員的薪資支出20.8萬美元,入不敷出,這樣的投資效益還不如購買美國債券,顯然還省事許多,效益也未必比較差。

 

總地來說,慈濟基金會在美國的證券投資惹人非議:

第一,投資標的的營運內容不符合慈濟是慈善團體的形象,先不管波音公司到底算不算軍火商,慈濟投資雷神(Raytheon)、孟山都(Monsanto)、雷諾菸草(Reynolds Tobacco)都是明顯讓社會觀感不佳的企業。

第二,慈濟高層切割台灣和美國的關係,但董事會主要成員是同一批人,這實在不能完全撇清責任歸屬。

第三,證券操作的效益太低,交易頻率太高,這不像穩健投資的操作策略,甚至可能讓人誤以為基金會頻繁進出賺交易退佣。

整體來看,慈濟做了這些傷害形象,又沒有豐厚利潤的事,實在啟人疑竇,不禁讓人思考著,或許慈濟在美國分會表面是炒股,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


作者簡介_Joe

台灣最大國際商品部落格主編,曾任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財訊雜誌、今周刊、天下雜誌、非凡周刊等媒體特邀財經作者。專長為全球人口結構分析與統計、各國總體經濟和趨勢分析、波浪技術分析、全球外匯系統、美股ETF商品操作。著有《看線圖輕鬆賺外匯》、《看線圖高效率賺外匯》、《自主投資之鑰》。

個人部落格:http://blog.moneydj.com/j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