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今年第2季的利率決策,我們預期,Q2央行利率決策可能維持不變的機率較高,升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降息的機率為零。我們預期「不升不降」的主因如下:
1.央行Q1已升息、且可能不明智
我們認為,如果上半年升息空間為半碼,半碼放在Q2升會比Q1提早升息來得好,因為Q1升息除令市場錯愕外,也意外激發高資產族群「防衛通膨」的心態,反而增加房市置產需求。
因此,央行決策的「意外」,容易引發投資人「意外的行爲」,更會產生一連串連鎖反應,或許是央行決策時需要思考的。因此,央行是否要和美國聯準會一樣對市場「暗示」、「打預防針」,或是走隱藏、突襲式路線,必須謹慎考慮。
總而言之,我們預估,上半年升息空間應該已用盡,下次升息應該在下半年。
2.升降息進退維谷
台灣利率偏低,就必須升息嗎?我們認爲,台灣特殊民情讓央行決策陷入兩難。
我們知道,台灣「超額儲蓄」非常高;請想想,利率如此之低,台灣人尚且酷愛存錢,如果利率高飛,那儲蓄率會飆到什麼程度?一定很驚人!
據官方最新預估,今年「超額儲蓄」將衝高到3兆8,000億元。由於我國超額儲蓄逾半來自於「企業盈餘」,如果持續升息,導致企業大量存錢不投資,恐怕會削弱經濟成長率。
3.中國成熟產業競爭
中國經濟復蘇優於預期的原因之一,源自「降價搶市場」帶動出口額成長,而中國部分成熟產業與台灣業者競爭程度高,不僅搶走市占更侵食利潤,這讓低毛利的台資企業面臨重大挑戰,如面板廠。
雖然我們預期台灣今年GDP成長率可達3%,但不同產業成長力道懸殊的問題正在惡化,持續升息將對弱勢產業雪上加霜。
4.通膨仍在可控範圍
雖然民眾認為實質通膨比政府統計數字還高,但主計總處的CPI數據仍是目前唯一可供參考的資料。而目前看來,今年CPI年增率應該不會超過3%,升息急迫性並沒有那麼大。
本文獲「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錯誤的政策比不做事更可怕!為什麼設租金「調漲上限」會是租屋族惡夢?
落實居住正義,蓋社宅、拉長房貸年限就夠了嗎?房產專家:關鍵在提高薪資、降低房價所得比
你買得起你家嗎?房價漲到買不起自己家...台北年輕人是「很窮的千萬富翁」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