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有粉絲提問:「孫太,請教一下旁人都建議小孩存市值型ETF而非高股息ETF,不知您對此看法是?」
由於高股息和市值型2個商品的特性不同,所以建議可以從2種不同的心理層面去引導孩子養成存股的習慣!說說2個心理學的內容。
操作制約
一個是古典心理學中的操作制約,內容中有一個「正面強化」,簡單來說就是當你做了某件我想要讓你達成的事情,我就獎勵妳,這樣就屬於正面強化!例如公司內部員工完成業績,我就給你獎金,這樣會讓員工自己有動力努力達成下個目標!學校學生作業不但完成且優良,我就給予獎勵,這樣會驅使學生下次自我要求更高,因為可以獲得獎勵!
再舉一個例子,如何訓練一隻猴子養成按鈕的「習慣」,很簡單也是正面強化,當一隻猴子按下你想要的按鈕之後就給他一根香蕉,這樣他就會養成按按鈕的習慣!同樣方式可以運用在訓練貓貓、狗狗養成習慣!不打不罵,正面強化,讓牠自然而然養成好習慣!
回到存股,高股息ETF都比較像這樣的商品,孫太目前著重的重點在培養孩子「存股的習慣」,所以當他只要投錢進去(按按鈕),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股息(香蕉)出現,久了他就會自己養成持續「投錢」存股投資的習慣。而慶幸的是,正面強化養成習慣的方式比較簡單,也就是大多數人比較容易養成。
棉花糖效應
再來提另外一個「棉花糖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延遲享樂!這有一本書籍「別急著吃棉花糖」可以學習相關內容,內容大概是如果我在一群孩子面前放著棉花糖,大多數人都會馬上吃完!但若我跟孩子說,你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現在沒吃1顆棉花糖的人,等30分鐘之後我會給你2顆!也就是延遲享樂以後可以獲得更多!
為何多數人選高股息ETF?
回到存股,這就很像是「市值型ETF」,雖然沒有配息(棉花糖)做支撐,但將來可以得到更多(利潤),只是雖然大多數人知道不吃手中目前的棉花糖、再等30分鐘可以獲得更多,但多數人還是喜歡目前「立即」看得到的、吃得到的棉花糖,因此能做到別急著吃棉花糖的人只有少數,因為這需要訓練心性想通!
回到投資,你可以發現,為什麼大多數人都知道市值型績效「長期」角度來說會大於高股息商品,但多數還是選擇在當下先吃棉花糖!因為當下吃棉花糖是肯定的,是鼓勵的。但30分鐘後的2顆棉花糖是未知的,且實驗時說的是30分鐘還是確定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市值型績效要大於高股息的時間要經歷多久...沒有人100%說得準,因為統計學的角度這個結果需要「長期時間的累積」,短期都會有不確定性的誤差!
以統計的角度來說,投擲硬幣出現正面和反面的機率各是50%!但實際投硬幣10次,還是有可能出現10次都是正面或是10次都是反面的狀態,而這時統計學家會說那是因為你投的「次數」還不夠多,只要你繼續投下去,50次、100次、1,000次、1萬次,你就會發現硬幣出現正反的機率愈接近50%!
投資股票也是,在統計的角度來說市值型績效「長期」大於高股息,但也有可能出現1年、3年、甚至5年小於高股息!這時統計學者也可以說那是因為你投資的「時間不夠久」,只要你拉長時間到10年、20年,甚至50年來看,市值型勢必大於高股息!只是...人生有幾個10年?20年?甚至50年呢?
所以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端看你用什麼樣的角度去認定自己所投資的商品!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用合理的步調去投資,只要持續堅持下去,相信就能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報酬!
孩子存ETF,該選市值型還是高股息?
回到回覆粉絲的提問,因為我目前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孩子「養成存股的習慣」,所以我會用方式更為簡單的高股息ETF正向強化法,等到他有一天主動跟我提:「媽媽,市值型ETF是什麼?」
這時我就知道他有興趣去了解不同的商品,屆時我再跟他說明2種商品的差異性,由他自己去判斷是否能做到「別急著吃棉花糖」,判斷自己當下的心性是否足夠,由此去評估是否要買進市值型的商品!
小叮嚀,以上只是孫太個人的投資思維,僅分享給大家參考,粉絲專頁只談論財商思維,不會推薦個股或是任何ETF給您,因此粉絲做任何投資前還是要自己思考和判斷喔!畢竟,適合我的投資方式不見得適合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模式最重要!
本文獲「孫悟天存股-孫太」授權轉載,原文:教孩子選高股息or市值型存股!可以用不同的心理切點
延伸閱讀
收益平準金新制下,高股息ETF配息率10%成絕響?以00919為例,從基金淨值找端倪
0056、00878、00919…3檔人氣高股息ETF可買嗎?孫太:標的再好,方式不對也是會慘賠
ETF配息來源是什麼?收益平準金是配本金嗎?哪些項目要課二代健保?-Smart智富ETF研究室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