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主動投資」與「指數投資」的辯論愈演愈烈,不少投資人開始反思自己的投資策略是否真值得投入時間與精力。選擇一種投資方式,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從決定的那一刻起,未來的獲利或虧損就隨之展開。
然而,關鍵問題是:你的「選擇」真的能為你帶來超越市場的長期報酬嗎?
究竟什麼是「跑贏市場」?
在台灣股市中,所謂「跑贏市場」的標準通常就是超越「台灣加權報酬指數」(編按:大盤)的表現。簡單來說,如果選擇主動投資,你的選股或操作績效就必須勝過這個基準。不過,現實中大部分的投資人難以持續跑贏大盤,反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看看以下例子,你是否也面臨相同的情況呢?
1.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今年至今(編按:指2024年年初至11月3日,以下同)僅取得20.25%的報酬,仍然落後於台灣加權報酬指數(30.07%)。
2.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今年至今14.06% 落後台灣市場。
3.元大高股息(0056):今年報酬為15.77%,依然沒能跑贏市場。
4.中華電信(2412):今年表現為10.09%,同樣落後於台灣加權報酬指數。
這些數據展示了選股或ETF的表現並不總能超越市場,甚至不少投資人「看似賺錢」,實際卻在悄悄輸給大盤。
量化你的投資成效:我們推出的新功能
為了幫助主動投資者更加清楚地評估自己選擇的投資標的,我特別在台股上市櫃股票ETF排行榜中新增了一項功能——只需輸入你持有的個股或ETF,系統便能迅速對比其與大盤的績效差距(編按:排行榜查詢)。
圖1:台股上市櫃股票排行榜查詢
這不僅能讓你更清楚「跑贏市場」的真實狀況,更能幫助你衡量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是否帶來了足夠報酬。
在不同的比較區間,當週、當月或是該年,皆能夠透過輸入台股股票代碼,判斷與大盤的績效差異。
看似賺錢,卻不一定跑贏大盤
許多人會認為自己在股市「賺得不錯」,但如果忽略與市場的比較,結果可能是「自以為賺錢」,實際上卻無法跑贏大盤。
真正的「成功」主動投資,應該是那些付出更多學習、研究和操作時間後,最終能產生「額外的報酬」來補償這些努力。
用數據,讓投資決策更清晰
希望這項新功能,可以幫助你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成果,讓每一分投入的時間與精力,都清晰反映在數據上。跑贏市場,不該只是自我滿足的話題,而是有憑有據的真實成績。
如果你是採用資產配置的方式,也能透過台股投資組合計算器(台股Portfoilo Visualizer),勾選比較大盤的選項,來進行「跑贏市場」的驗證。
圖2:台股投資組合計算器
最後,我想到很有趣的一件事情,身為競爭關係的主動投資者們,彼此互相加油打氣,卻對無關他們勝負的被動指數投資者們同仇敵愾。
這也不禁讓人好奇,韭菜究竟是被誰割的?
本文獲「小資yp的投資理財筆記」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集中投資比分散投資賺更多?持股數愈多,打敗大盤的機率竟然更高
追求穩定金流,高股息比市值型更合適?市值型「賣股變現」會是更好的做法?
長期買進持有真能致富嗎?從過去美股百年歷史找答案:1萬元竟會變成8532萬元!
長期投資必定穩賺不賠?用一個血淋淋歷史告訴你,為什麼長期投資不是萬靈丹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