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聯準會(Fed)9月的預期降息時間愈來愈近,你「卡債」多年了嗎?還是準備要來當美國政府的債主呢?
大家都說降息在即,不管有買還是沒買的,至少都要參一腳,才能享受到債券大多頭行情,除了穩定領息之外,降息後的市場資金也可能湧入債市,有機會拚到價差。
讓我再問一次,你買債券是為了什麼?
只是期待降息的上漲,如果真的動機是如此,那麼這樣的原因非常弱!
因為降息期間,投資商品可不只是債券上漲而已呢!股市、房市才是最兇的爆發資產,否則2020年Fed直接暴力降息歸零,怎麼沒人大買債券?反而是恐慌地看著股市、房市爆衝?但也不是都沒有,例如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開發金(2883)、潤泰新(9945)這些債券型金融股或相關族群,受惠股債房大漲而不斷處分資產,帶動EPS跟著創新高。
其實很多人都不太懂「債券」是什麼,這邊首先說明一下,現在市場說的債券主要是「美國政府公債」,因為那是美國背書,倒債風險當然是最低,所以不只是台灣壽險業大買,全世界資金都在買美債,但這些機構是在資產配置,而不是搞價差而已。
對於一般人來說,如果只是想吃豆腐而已,那麼你必須思考3件事情。
第1件事:配息縮水
很多人只有債券穩定領息的認知,但疏不知那些利息其實會跟基準利息浮動;簡單來說,債券利息會跟著市場利率行情走,所以現在升息末端,債券ETF持續買進升息期間的高殖利率債券是很棒,但接下來如果遇到降息循環呢?當然也只能買進利息縮水的債券。
如果降息循環愈長,這就會導致債券ETF買進更多低利率債券,這長期就會讓債息縮水,所以大家說的穩定利息這件事情沒錯,但重點是利息會減少,這件事就很少人提了。
第2件事:不一定能賺到價差
專家都說債券穩了,2023年絕對是降息啟動的開始,2022年先卡位債券就對了,到時候可以領息又賺價差。
結果就是你知道的,買在高點直直落,愈晚買的人、殖利率愈高,所以「反彈價差」也不一定,畢竟市場隨時都在變,Fed也在2023年早就想降息,結果總經數據不允許,2024年又一路拖到第3季才出現第1次可能降息的機會,這也等於折騰了2年。
如果一直早早進場就只是等待價差,那麼非常抱歉,你不只買高點,連通膨都沒辦法對抗,等於有多重壓力。
第3件事:資產配置
說到有錢人持有債券,那個也只是人家的資產配置一環罷了,平時屬於避險部位的其中一個選項,主要並非期待債券能上漲,而是穩定領股息為主,加上債券漲跌難以預料,買進之後也是長線投資,上漲就當作碰運氣。
不然如果債券這麼棒,為何股神巴菲特都沒買?而是推薦大家買進大盤ETF?他頂多就是玩一點短債而已,至於台灣身家破億的有錢人買債券,也只會買到總資產的1成多,反觀股票、房產、現金則分別配置2成以上,所以有錢人都是「配置」債券,而不是想靠債券翻身或賺價差。
如果你能接受上面3點,再來考量布局債券,也要記得衡量自身的投資策略,才不會因此而失去更多投資機會。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債券ETF三大迷思破解!關於利息與價差的秘密...
延伸閱讀
逢低買入機會來了?外資上兆資金回流時間點出爐
高股息ETF七月抗跌排行榜:竟有兩檔跌幅不到1%?真的誇張了
ETF 8月除息大秀》19%驚人配息率再現?20檔台股ETF除息輪番上陣-Smart智富ETF研究室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