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最近團隊在招募人才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不少求職者在提出期望待遇與條件時,會把「在家工作」或「遠距工作」列為必要條件。他們理直氣壯的認為這是職場新趨勢,公司應該要具備這樣的彈性。遇到這樣的要求我們只能苦笑:「醒醒吧,疫情已經結束1年多了!」

過去3年,全球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之下,工作與生活型態大亂,相較於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傳統的上下班打卡制度顯然微不足道。

當時不少矽谷科技公司如META、Google、Twitter都大力鼓勵員工在家工作,認為這樣可以節省高昂的辦公室水電租金,減少不必要的辦公室摸魚打混以及無效率的會議。

Meta創辦人佐克伯(Mark Zuckerberg)在一份備忘錄向員工細數遠距工作的種種好處,包括有更多空間思考長期計畫、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使他在工作時更快樂、更有效率;Airbnb執行長切斯基(Brian Chesky)更宣布實施「永久遠距辦公」。

但隨著世界逐漸回歸正軌,遠距工作的必要性也開始受到質疑。其中幾個研究數據正在改變大老闆們的思維:

蓋洛普(Gallup)的調查顯示,僅有28%的遠距工作者對工作具有使命感,這個比率不只低於2021年的32%、2020年的37%,更創下歷史新低。

史丹佛大學(Stanford)經濟學家布倫(Nicholas Bloom)的研究指出,全面遠距的員工的生產力平均下降了約10%;而每週只有1天進公司上班的客服人員,其生產力比完全遠距的客服人員高出13%。

成本方面,遠距工作後,主管們平均每天多工作0.7小時(約40分鐘);增加的工時42.4%用於會議、42.3%則是對外溝通。不僅如此,主管和部屬討論公事的時間,相較於在辦公室,也分別平均增加了5.62%、5.17%的時間。

哈佛商學院教授喬杜里(Raj Choudhury)發現,花25%到40%的工時一起工作的團隊,比起花更少或更多時間相聚的團隊有更令人耳目一新的工作成果;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則指出,和同事在同棟大樓工作的軟體工程師,比起分散在不同大樓的工程師,在工作上獲得的建議多出 22%,工作成效也相對提升。

當「遠距工作」不再是種新常態,求職者該如何看待?

如果身為工作者或求職者的你,覺得上面這些數據跟你無關,反正你既不是老闆也不是領導階層,你關心的只有如何在做好工作的同時還能保有遠距的自由,那下面這幾項研究恐怕就跟你切身相關了:

根據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學會(SHRM)的一項調查,有42%的主管表示,他們在分配任務時,有時會忘記遠距辦公的同事。

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與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針對400名以上的工作者的調查,雖然遠距和非遠距工作者的升職機會差不多,但遠距工作者的薪資成長較慢,升遷機會也相對其他員工少。

《經濟學人》引述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學者佛西瑟(Eliza Forsythe) 等人研究,疫情對勞動市場需求方沒有太大改變,但供應方卻有極大轉變:白領工作者的門檻下降,更多非典型人才湧入這些專業領域。

也就是說,如果你認為自己是擁有資歷與專業技能的「Senior」,可以享受遠距工作的特權,那麼下場很可能是被一群條件不如你、但願意配合公司政策的工作者所取代。

尤其,若你是年資尚淺的「Junior」,遠距工作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大部分的Junior對於公司文化並不熟,不明白「什麼行為會帶給其他團隊成員麻煩」,平常做事不仔細、也不會檢查自己工作成果;管不住自己的生活作息;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應對沒有判斷力。這樣的人進行遠距工作根本災難。

因此,在實驗了3年後,原本大力倡導遠距工作的科技公司們開始改變政策,要求員工必須回到辦公室,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更是放話:「不回來就開除!」

讓我們把場景拉回來台灣,如果連META、Google、微軟等最崇尚自由開放的企業都在重新檢討遠距工作的適切性,身為求職者的你,又怎麼能期望這是找工作的必要條件呢?(本文作者為瑞星管理顧問蔣宗芸)。

延伸閱讀
企業想進軍國際舞台,苦幹實幹文化恐行不通?專家:DEI是企業競爭力關鍵
台企想進駐美國,超時加班、責任制已行不通!專家:企業主得具備「工作力發展」思維
多做多錯、照老闆說的去做就好...為何台灣職場總有害怕犯錯的文化?從中華隊反思職場生態

小檔案_蔣宗芸

瑞星管顧共同創辦人。25歲創業,在高階人才招聘市場深耕十餘年。服務客戶超過400家,版圖橫跨半個亞洲,一半以上是世界500強、台灣50大企業。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