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跟我說,「會上建北的小孩,家境應該都很好吧。」
因為大多普遍理所當然地這樣想,所以不管怎麼解釋,「公立學校大家各憑本事考進來,什麼背景都有。」或者,「就我觀察到的,並不是這樣喔。」好像朋友們也不是非常認真地聽進去。
這種時候我就會想講一下蕭椏杰的故事。
椏杰原本住在桃園,爸媽離婚後,六歲的他和三歲的妹妹跟著媽媽搬回北投娘家。在同齡小孩課後忙著補習跟學各種才藝時,上國中之後椏杰沒去安親班了,而是每天放學後獨自一個人背著書包,先在小吃店吃一碗魷魚羹當晚餐,「吃膩了就換吃超商的魯肉飯。」然後去住家附近的秀山圖書館寫功課,寫完找小說來看,「主要看金庸,但好像只看完《天龍八部》跟《射鵰英雄傳》吧。」
沒大人盯著的聰明男孩子,電動是一定要打的,「鄉下國中很輕鬆,幾乎每天都跟同學一起玩遊戲,國二我媽媽把她舊手機給我,愛怎玩怎麼玩,沒人管過我,但國二下開始,段考前同學都在念書,一個人玩很無聊,而且玩太多會厭煩,所以也跟著一起念書,漸漸發現越來越多東西需要複習。」
我非常佩服地聽椏杰說,他是如何小小年紀便察覺念書的重要,「把前面的東西弄懂,後面準備起來才輕鬆,也是這時候吧,領悟到我需要有效率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哪些時間拿來念書,哪些時間拿來休閒,例如模擬考前一個月要集中火力地讀,念到九點或十點,回到家就好好放鬆,不念書了。」
「畢竟,」他的聲音總是聽起來很沉穩,「沒有人管我,我得自己管自己。」
感謝沒有放棄的自己
進了建中,照例都要先混一段時間的,「然後高一上最後一次段考校排出來,發現自己在全年級九百人裡面排七百五十名,眼睛看著成績單心裡頭想,我應該不只能這樣吧。」
當時的班導也很關心椏杰,鼓勵他不要氣餒,可以趁寒假努力一下,「於是我買參考書回來預習下學期的數學跟英文,結果下學期第一次段考數學考到九十分,立刻變得很有信心,覺得能堅持讀下去了。」
「從此懸梁刺骨嗎?」我問。
「沒有沒有,」他笑了,「沒那麼誇張,算是有把讀書跟休閒的時間分開,放學後在圖書館認真用功,回家還是會放鬆,打電動、看影片、跟朋友聊天。」
「在圖書館念書時也會分配各科時間嗎?」
「喔,有的,我英文不太好,所以剛開始撥很多時間念英文,像是我決定晚上六點到九點專心念書,這三個小時間會有一半用在英文上,剩下時間讀數學、國文、社會,後期英文有起色,就再多出一些時間讀物、化。」
「所以高中都沒補習?」
「對。」
「有擔心過大家在補習班寫很多題目而你沒有嗎?」
「有,所以國中開始我每學期都買徐式數學還有物化參考書回來寫,另外高一發現很多同學在補習班有開始寫英文作文,或是下課討論補習班的東西,有些很難的,很怕自己會跟不上,但手上也沒資源,只好盡量收集題目來寫,像是補習班發的範本或是網路題庫。」
「只要多寫題目就會進步嗎?」
「一開始會,但到後來會進入撞牆期,也就是說我題目量寫到以前的兩倍,但成績並沒有明顯的更好,這時候要停下來想一想是什麼地方出錯了。」
「哇,你真的是靠自己在考慮全部的事耶。」
「不這樣不行,沒有人可以讓我靠,家裡人也完全不懂。」
「後來找出突破撞牆期的方法嗎?」
「找到了,發現自己因為追求刷題的數目,一直做重覆的動作卻沒有思考,於是決定回頭,從最基礎的觀念下手,去理解底下最厚實的那一層,大量做基礎題,觀念搞清楚再著手困難的,後來真的就進步了。」
解決了英文、數學的困境,椏杰高三成績突飛猛進,三次模擬考成績分別是五十九、五十七、五十八,原本校排吊車尾的他,最好曾進步至全校前四十名,並一路維持至學測,考出五十九級分成績,順利進入成大醫學系就讀。
「對於這樣的結果你滿意嗎?」
「算,滿意吧⋯⋯。」
「怎麼聽起來有點猶豫。」
「其實一直到學測申請學校時,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太晚知道一些資訊,以醫學系來說,很多人高中時考過生奧跟數奧,甚至已經超修,比起來我什麼都沒做就很傷,人家的備審資料好得要命,如果我早點做了這些功課,說不定第一志願的醫學系也進得去了。」
「你會遺憾自己家境不好嗎?」
「的確物質、資源上沒人幫忙,但很感謝自己至少知道要好好念書,在學校時老師跟同學也給我很多鼓勵,至於家境,那是一個無法化解的難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背負著它,然後繼續走下去。」
延伸閱讀
「主管說我是個不用心的人...」名校畢業、工作認真...她該如何走出職場困境?
想親自照顧小孩又不想放棄工作帶來的價值感?從一個真實故事看職場媽媽如何活出自我
放棄外商工作、重考大學負債百萬...一個醫生的告白:即使讀名校,未來也不會從天而降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