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常看到股市大賺幾百上千萬的新聞,譬如有人分享買長榮、陽明海運股,本金從400萬元翻到1,700多萬元,實在是令人羨慕,我想提醒投資人一些事情,這樣的獲利雖然很令人羨慕,但是否就可以從此一帆風順、高枕無憂了嗎?
投資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並不是到你達到財務自由或是退休後,就不用再投資理財了,達到財務自由前,需要想辦法讓自己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之後,還是要想辦法讓自己繼續維持這樣的財務自由,而這都是需要靠投資理財的方法來達到。
先不論這位靠著重壓航運股獲利1,000多萬元的網友是運氣好,還是有他自己一套的投資方式,在他累積達到1,700多萬元資產後,相信應該還沒達到財務自由或可以退休從此不工作的地步。
就算可以,以人性來說,相信他也不會從此就不再投資股票,應該會繼續用他這次賺大錢的方法,尋找下一個標的,將資產再翻倍,各位要想的問題是,這個方式可以持續用多久? 未來30年~50年的理財投資方式,可以用這一套方法一直運用下去嗎?
運氣好,連續成功的人注定失敗,因為靠運氣成功的人有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因為運氣好還是實力堅強而成功,若一個人在股市多頭時,剛好運氣都不錯,連續幾次都投資獲利,很可能他會認為他的投資方式很棒,信心飽滿,可以一路這樣賺下去。
很可能會認為價值型投資或指數被動投資很蠢也太慢,之後也很有可能想要加速獲利,開始使用槓桿,利用融資或是操作選擇權或權證,欲求在短時間獲得翻倍的獲利,這樣的操作方式會在某一次運氣不好的時候賠光資產後結束,甚至是借款負債累累後收場。
60幾歲的時候,還要每天盯盤嗎?
可能在某段時間,某些個股剛好用技術分析可以獲利,某些時間又適用所謂的財報分析價值投資,有些時候又碰到全面崩盤,只能比誰跌的少,如果你學的投資方式只能適用某些條件與情況,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投資時間裡,你的挑戰不僅是你的投資方式,更是人性,你能想像你在60幾歲的時候還要每天盯盤關注股市波動與K線嗎?在那之前你是不是會想要轉換成一種比較輕鬆又可以穩定獲利的方式呢?
喜歡打籃球的人或許都很嚮往NBA,希望自己可以厲害到打進NBA,喜歡打棒球的人嚮往MLB,希望自己可以厲害到踏上MLB舞台,許多人都經過教練的訓練與相當大的努力學習,最後這幾千萬人可以成功站上NBA與MLB的就只有那幾百個人。
{DS}
其他沒有成功站上的人,是因為他們的訓練方式不對嗎?還是他們的練習不夠呢?或許都不是,或許只是因為每個人的天份不同,不該期待每個人只要透過充足的練習,就可以打的像Stephen Curry一樣出色,隨時都可以出手投中中場logo shot。
主動選股投資並非不可行,而是可以用這個方式達到長期獲利的人少之又少,或許你可能是其中一位練武奇才,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那樣的天分,也沒有那樣的時間做大量學習與練習,更不要說有相關產業知識、內線資訊、或甚至足夠的資金與金援可以在失敗後再重新開始,在發掘自己是不是天生練武奇才之前,基本的被動式指數型ETF投資可能會是每個人基本應該要會的投資方式。
無論你是甚麼階層、哪個領域的人,若要不讓資產被通貨膨脹侵蝕,投資理財就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而且投資報酬率必須高於當地的通貨膨脹,一般人如果只放定存,現在年報酬率只有1.5%,如果買保險,年化報酬率約僅有2%~3%左右,都不足以抵抗通貨膨脹,更不要說累積財富了。
投資房地產收取租金與期待房價上漲,或許可以期待3%以上的投報率,但這也是另一塊需要投入時間與大量資金的領域,指數化ETF的股債搭配或許是目前最簡單、最容易入門、資金需求門檻也最低的基礎投資方式了。
建議所有投資人先將資金放在最基本的投資組合獲取高於通貨膨脹的報酬率,再來用部分資金進行天賦開發的投資學習,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個萬中選一的人才,這過程或許需要花許多年來驗證,有興趣的人透過積極學習與練習,或許真會發現自己摸索出一套比被動投資更好的投資方式,也或許會發現自己選股的投資績效比被動投資還差。
不管結果如何,你的資金都在股債搭配裡賺取高於通貨膨脹報酬的機會,不至於花了幾年甚是十幾年的時間,財富不但沒增加還被歸零了。
本文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轉載,原文:該被動投資還是主動選股?
延伸閱讀
定存、儲蓄險、股票、買房...怎麼做才算分散投資?7個重點一次看懂
100萬元投資0050,30年後可以變成1100萬元!股市賺錢最難的是:你不相信這個方法
「定期定額」比「單筆投資」更賺嗎?3張圖看報酬率真相:愈早投入資金滾20年的人最賺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