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健保費、掛號費調漲外,健保藥品與急診的部分負擔也在近期調漲,這讓生病的人看病成本變更高昂。現代社會中不斷進步的醫療科技,因醫療效果的提升帶給人們更多促進健康的選擇,但同時也伴隨醫療費用高漲,使我們需更謹慎思考,該如何準備以應對愈來愈高昂的醫藥開支,達到健康與金錢兩者的平衡。而為了因應未來可能更高昂的醫療費用,在醫療支付上應採以下3方法應對:

1.規畫且常檢視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作為醫療費用的轉嫁,選擇時建議以全面的醫療保險為優先考量,以確保在住院、手術和支付醫療費用時,各種情況下我們都能獲得全方位的醫療支援。且透過一次性的重大傷病保險,在碰到像癌症、心臟病、中風等大額費用上,能獲得一筆給付金額。

規畫完整的醫療保險時,除確保保險額度上是否足夠覆蓋可能的醫療費用,同時也要注意自身保費的支付能力,通常建議以月薪的10%作為醫療保險支付的參考值。醫療保險需求會隨時間和生活狀況變化,需定期檢視與調整,建議最少在政府政策改變及自身身分與責任轉變時,確保保險內容是否符合需求。

2.用醫療知識培養警覺心:有些醫療疾病早期為一些較輕微的症狀,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問題等,這些疾病愈早發現及治療,愈能有效控制或防止疾病的惡化。因此平日可透過醫療相關報導與書籍,增加自己在疾病預防上的知識,以醫療、疾病的知識與常識協助我們用「預防」降低醫療費用支出。

3.儲蓄+投資因應高花費:醫療科技的進步速度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比如現在就連癌症治療或心臟瓣膜手術都比過去更為簡單且昂貴,費用更以數十倍在成長。除了透過醫療保險轉嫁外,理財和儲蓄也是因應高昂醫療費用挑戰的重要手段。

遇到醫療緊急狀況時,平日建立的緊急預備金能支付不可預見的支出,且建議緊急預備金至少需有3~6個月的生活費用。除儲蓄外,投資也是增值資產的好方法,選擇自己較熟悉且能承受風險的理財工具,不論是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工具,以長期增值作為目的,可確保財務上有足夠的儲備,能更好應對未來可能的醫療支出挑戰。

透過以上3點,我們可確保個人在面對健康挑戰時有充足的支援和保障。最後請記得,定期檢視和更新醫療保險與財務計畫,將更能確保我們的健康和財務得到妥善的照顧。

延伸閱讀
勞保年金「這個年紀」開始領最划算!為了領多一點延後請領年齡,可能會吃虧
想趁退休前多存錢,但養家活口開銷大...月領10萬元配息的理財達人,教你一策略放大資產

小檔案_王冠樺

學歷: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經歷:2003年加入金融保險業迄今、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2021年理財規劃書競賽個人組優勝
現職:科技大學產學合作講師、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CFP®)
專長:理財規劃、保險規劃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