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

現為知名股票分析師、《投資家日報》總監的孫慶龍,在投資圈有著不小的名氣,但鮮少人知道的是,年輕時他也曾在金融市場走過不少彎路。

起初入行後,他一度從衍生性金融商品嘗到甜頭,身家直逼600萬元,後來卻因操作選擇權賣方策略被穿價,大賠到只剩100萬元;直到近10年,他鎖定以研究基本面為主的投資方式,才成功滾出逾5,000萬元的身價,並且不吝於在各大媒體、學校分享他的投資歷程和心法。

今年45歲的孫慶龍,畢業於成大中文系,原本打算跟著同學一起進入教職體系當老師,卻因為當時的女友貴為醫科新貴,而自己的收入卻完全比不上,不服輸的性格讓他備受刺激,使其退伍後毅然決然踏入投資市場創造財富,也開啟波瀾起伏的人生。

起初,孫慶龍因不是財經本科系畢業,只能選擇先當營業員,但也由於當時想快速致富的心態非常強烈,他開始接觸高槓桿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一度在平順的行情中嘗到甜頭,靠著薪水與投資收入,讓身家成長至600萬元。

然而卻沒想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操作1年~2年後,隨著市場慣性改變,行情震盪加大,他持續操作的選擇權賣方策略也慘遭穿價,讓他一路虧損到只剩100多萬元。

經過大幅虧損後,孫慶龍痛定思痛,下定決心要改造自己,便拿著僅剩的100多萬元,遠赴英國就讀財經研究所;畢業後更是牙一咬,為自己安排一趟為期120天,橫跨歐洲、亞洲的沉澱之旅。

其中有一段行程,孫慶龍搭乘行駛於西伯利亞鐵路的火車,當從荒蕪之地駛進終點站——俄羅斯大城海參崴後,他竟一瞬間領悟到:「公司的成長,應該是要從無到有,不能急躁」,以及「危機入市」等投資道理。於是,在回國之後,他重新運用基本面投資,將手上僅剩的50萬元,在10年內滾成近5,000萬元。

採用基本面分析
逢低布局長期投資

重新從基本面出發的孫慶龍,專注在產業與個股研究,尋找被市場低估的好股票,再逢低布局長期投資。他強調:「股票市場有高低起伏,累積財富的過程,不應該跟著市場隨波逐流;當選到真正的好公司,不該鎖定5%、10%的蠅頭小利,而是要長期投資,才能大賺,並創造優異的績效。」

那究竟該如何找出被低估,且有波段動能的股票呢?孫慶龍對於多種財務估值模型都有獨到研究,他也透過財報、本益比(PE)預估法建立自己的選股邏輯,更從中歸納出適合不同盤勢的估價方式。

步驟1》
觀察財報營收表現
篩出有波段動能的股票

由於個股是否有快速成長的動能,與營收有非常大的關聯性,故孫慶龍參考美國股神彼得.林區(Peter Lynch)、英國股神吉姆.史萊特(Jim Slater)運用股價盈餘成長率選股的方式,創造出台灣版的彼得林區選股策略(詳見Tips)。

Tips_台灣版彼得林區選股策略

1.近4月營收年成長率超過30%、2.本益比在15倍以下、3.近5季並未虧損。

在這個策略中,他會在每月營收公布後,篩選近4月營收年成長率超過30%、本益比在15倍以下、近5季並未虧損的股票,再從中1檔1檔篩選基本面與產業面,找出看好的股票。

步驟2》
透過3種本益比預估法
推算股價相對低點

孫慶龍首先會用3種方式預估本益比,分別是固定式本益比、滾動式本益比、預估本益比;接著再與近4季每股盈餘(EPS)、預估EPS相乘,以推算出股價的相對高低點。而他的應用方式如下:

1.固定式本益比:以固定式本益比來講,只要公司沒有出現結構性改變,營運的高低起伏雖然會受到當下景氣、產業供需、市場氛圍影響,但仍有一定的天花板及地板,所以他會先取出個股過去3年的最低本益比及最高本益比區間,作為價格的下限與上限,再將高低差的區間分出5等分,形成本益比河流圖。

他以台泥(1101)為例說明,若台泥過去3年的最低本益比為8.9倍、最高本益比為14.7倍,即以最高本益比14.7倍減去最低本益比8.9倍,再除以5等分後,就可以將台泥的股價劃分為特價(8.9倍~10.1倍)、便宜(10.1倍~11.2倍)、合理(11.2倍~12.4倍)、昂貴(12.4倍~13.5倍)、瘋狂(13.5倍~14.7倍)等5個區間(詳見圖1)。

2.滾動式本益比:滾動式本益比則是參考股票過去240日的平均本益比,再乘以一定倍數,作為價格的依據。而倍數的設定,主要是以均質回歸的概念,再搭配過去的操作經驗所設計。

舉例來講,A公司近4季EPS為9.22元,近240日平均股價落在118元,此時經過計算得知個股平均本益比為12.79倍,之後再將平均本益比分別向上乘以1.2、1.382,向下乘0.8、0.618,得出4種本益比數值,分別為15.35(合理價上緣)、17.68(昂貴)、10.23(便宜)、7.9(特價)。計算出本益比的點位後,再回頭乘以個股近4季EPS數值9.22元,就可以得出股價標準(詳見表1)。

3.預估本益比:最後一個方式則是預估本益比,當產業可能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時,固定式本益比和滾動式本益比可能會跟不上股價上漲的速度,這個時候孫慶龍會參考競爭同業、下游客戶的本益比倍數,或是透過財報中股價盈餘成長的速度來計算。

孫慶龍指出,傳統的財報分析模型中,會使用股價盈餘成長率作為股價高低的判斷依據。假設1檔個股未來的盈餘成長率為30%,則可以預設其合理本益比為30倍。

但是孫慶龍也強調,因台灣企業喜歡發放股利,盈餘成長率與本益比的關係有時候不一定會符合現況,因此他更喜歡用企業近4季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來當作個股的預估本益比。他以台積電(2330)說明,其股價表現往往在財報公布後,往相近的價位挪移。例如以2019年第1季~第4季財報推算合理股價落在278元,2020年3月中公布年報後,股價就大致位於這個價位;而2020年第2季~2021年第1季,EPS落在20.86元、ROE為29.9%,推算合理股價為623元,隨後公司在5月中旬後,股價也落在相近於600元的區間(詳見圖2)。

步驟3》
觀察技術面進場
波段獲利後適時停利

確定財務條件優異、找出股價相對低點後,最後還要觀察技術面,當月線、季線、半年線、年線等均線都呈現糾結,籌碼陷入沉澱,就是不錯的進場時機。以技術面來說,當股價各期均線陷入糾結的時候,通常代表個股正處在盤整階段,這種時候成交量往往會縮小,股價也較無短線客介入,進場的位置距離均線較接近,停損比較好設置。

透過這樣的方式,孫慶龍今年就挖掘到具成長性的華新(1605)。而儘管此種方式在操作上可能容易錯過一些短線題材性較強的飆股,但在經過層層篩選後,仍然有助於提高勝率。

小檔案_孫慶龍

出生:1977年
學歷: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英國艾克斯特(Exeter)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
經歷:致理科技大學財金系講師
現職:《投資家日報》總監

延伸閱讀
也許人生99%的努力都不會有結果,但剩下那1%卻可能帶來龐大複利...傳奇創投大師教你,3個最重要的決定
來上班,不是來拿好人卡的!資深人資勸告:常用7個「弱字眼」,老闆會看不見你的努力
大變局年,6大投資重點一次看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