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

被動元件雖然體積小、單價低,但在各類電子產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是電子元件能否正常運作的關鍵之一,常見的被動元件為電容、電感和電阻,根據電子元件協會(ECIA)公布的數據顯示,電容、電感和電阻分別占整體被動元件的65%、15%和9%,另外射頻元件與其他產品如變壓器、濾波器、振蕩器和諧振器等等,合計占11%。

由於電子產品需求與景氣興衰具備高度連動性,因此被動元件被市場歸類為景氣循環產業之一,約10年會出現一次榮景,回顧上一次的被動元件景氣高峰落在2018年,距今已相隔7年,因此被動元件產業也開始從逐漸復甦。

隨著新應用如電動車和AI伺服器的崛起,以及消費性電子終端需求回溫下,全球被動元件龍頭日本村田製作所,在2024年第1季即表示庫存調整期結束,全球被動元件產業有望逐步走出谷底。

除了產業景氣逐步脫離谷底外,今年在多樣原物料如金、銀、銅價走強下,多家被動元件業者開始計畫調漲售價將成本轉嫁給客戶,像是國巨*(2327)旗下基美的鉭質電容因AI伺服器需求高漲已在今年進行兩度漲價,臺慶科(3357)也針對磁珠產品向代理商調漲10%~15%,包括日商村田製作所、TDK也傳出計劃對電感、磁珠等產品漲價20%,主因今年銀價大漲7成~8成,而銀漿占積層電感、磁珠材料成本超過50%之多,甚至在積層晶片電感更占到6成。

不過除了已明確宣布漲價的國巨*和臺慶科外,其實多數業者仍在盡力使用低價原料庫存或自行吸收成本來支撐,但中國被動元件龍頭、全球第8大的風華高科,無預警在11月中宣布調漲多項產品且立即生效,漲幅介於5%~30%之間,為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畢竟中國廠商一向走低價策略成為「市場破壞者」,這次卻搶在絕大多競爭對手前宣布漲價,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

成本因素不外乎是推動風華高科漲價的原因,但除了電感產品外,受金屬物料影響較低的電容和電阻也一併調漲,或代表整體產業庫存水位已較多年前的高點顯著下滑,此時宣布調漲較能讓客戶願意買單。觀察村田製作所的2025年第2季存貨週轉率為2.12次,為近年來的單季新高且連續4個月站在2次以上,該數據愈高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庫存商品銷售速度愈快,說明市場需求的確有所好轉。

風華高科宣布漲價後,雖台灣被動元件業者目前尚未傳出跟進,但無論最終是選擇調漲或是凍漲搶單,都有助於未來業績向上。縱觀風華高科各品項漲價幅度,以厚膜電阻的15%~30%最高,壓敏電阻也有10%~20%,因此投資朋友可特別關注台灣電阻產品比重較高的相關業者,如光頡(3624)、大毅(2478)、凱美(2375)和九豪(6127)。

光頡(3624)

光頡為國內第一家同時具備薄膜、厚膜與自動化精密繞線三種製程技術以上之被動元件廠,風華高科於2016年後每股29.8元入主,目前仍持有46,936張或40%。2024年營收比重為精密電阻占52%、一般電阻占39%,電感及其他占9%。

大毅(2478)

大毅為全球第5大、台灣第3大電阻廠,僅次於國巨*、華新科(2492),2024年電阻占營收6成、保護元件(特殊應用電阻)占營收4成。由於保護元件的毛利率較高,故大毅正積極調整產品組合降低電阻比重,今年前3季營收占比已降至55%,2026年估再降至5成。

凱美(2375)

凱美原名智寶,2019年9月與國巨*旗下凱美(5317)合併,智寶為存續公司,並於2019年11月更名為凱美電機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營收比重為電阻占47%、鋁質電解電容占43%、風扇馬達占10%。

九豪(6127)

九豪為台灣唯一晶片式氧化鋁精密陶瓷基板之專業製造廠商,2024年營收為電阻基板占50%、非電阻基板(車用電子基板、LED構裝基板等)占50%。主要被動元件客戶為國巨*、華新科、厚聲、威世等,半導體主要客戶為億光、AVX、矽品和英飛凌等,車用主要客戶為馬勒、比亞迪和台達電等。

延伸閱讀
健策、奇鋐、雙鴻...散熱技術再升級,微通道將帶動散熱大廠再衝一波?
電子零組件吹漲價風,這幾家是隱藏角色!導線架三雄誰最有「漲相」 ?

小檔案_劉彥良分析師

劉彥良分析師擁有醫學大學學位與商學碩士背景,結合科學邏輯與金融專業,在投資市場以嚴謹分析著稱。擅長透過多元技術指標交叉驗證,精準捕捉趨勢轉折點,堅持「風險優先」原則,每筆交易必達風險報酬比1:3以上方執行,實現「大賺小賠」的穩健獲利模式。

獨創「三維趨勢分析法」,以產業前景與個股競爭優勢為基礎,再結合籌碼流向及技術面訊號判定,並輔以動態停利機制,短中長線操作皆能游刃有餘。其教學系統化且易於實戰,帶領投資人建構自主交易能力。

從理論到實戰,從選股到風控,讓您掌握台股波動節奏,成就屬於自己的財富方程式!

專業認證: CSIA證券分析師
影音教學:「理財彥究院」每日提供市場解盤、技術教學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