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通常銷售人員都會提供實價登錄成交行情,作為出價的參考。你可能會想,政府的實價登錄當然可以信任,買房出價只要參考實價登錄再往下打個折,就一定沒問題了。
但你對實價登錄的信任,有時恰好變成少數不肖人士利用你的弱點。老江湖都知道,如果提供資料全都是假的,很容易就被識破。
要騙人,絕對要3分真,7分假。即便是真實可信的實價登錄,如果被誤用,一樣會造成損失。只要一疊厚厚的實價登錄資料,再加上被關在小房間,不知不覺你可能就相信了高價但其實根本無參考性的實價登錄,議價議了半天,最後還是出了一個超出行情的價格。
利用實價登錄誤導人買貴的3種情況
身為一個做過8年不動產估價的人。阿宅就來破解,3種利用不適合的實價登錄來誤導人的案例。
1.舊社區用新建案來比
台北市新房子賣到上百萬元,中古公寓可能60萬元~70萬元還找得到,新建案跟中古屋有巨幅的價差。當你要買的是中古屋,參考的卻是新成屋的實價登錄,就算是對面社區的成交價,距離超近,買貴也是必然的事。
2.無裝潢用精裝修來比
現在房屋裝修動輒數百萬元起跳,出售精裝修的房子,為了彌補裝潢費的支出,價格必然比無裝潢的貴上不少。
要怎麼確認實價登錄成交價是不是帶裝潢?內政部的實價登錄,只要點擊進入交易明細,再看備註,就可以確認是否包含裝潢費用。
3.老商圈用精華區來比
估價有所謂同一供需圈的概念,距離太遠,供需已經無法替代。同樣是中正區,仁愛路跟廈門街的價格天差地遠。當你參考的社區成交價,跟你要買的房子距離太遠,商圈性質根本不同,價格其實已經不具參考性。
綜上,當你參考錯誤的實價登錄成交案例來出價,買貴也只是剛好而已。
要如何選擇適合的實價登錄來比價呢?
1.買什麼社區,最好就用相同社區比,價格參考性最好。
2.買老公寓,就用老公寓比,不要用電梯大樓比,屋齡公設比都不同。
3.買2房~3房的房子,就用2房~3房的房子比,不要用套房比,套房單價比較貴。
4.買沒加蓋的頂樓,就用沒加蓋的比,不要用含加蓋的比,加蓋效益差太多。
5.買一樓住宅,就用一樓純住宅比,不要用可當店面或有停車效益的一樓比,價差會很大。
只要記住,參考實價登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可比性」。蘋果比蘋果,橘子比橘子,比較才有意義喔!本文獲「阿宅-雙碩士地產顧問」授權轉載,原文:你不知道的地產秘密:實價登錄是如何誤導人的?
延伸閱讀
房價23年從498萬漲至千萬、報酬100%好驚人?用數字揭真相:年化報酬大輸0050
月薪3萬作業員,靠新青安買千萬房卻「還不出貸款」?專家揭2點打臉
房價愈來愈高,買房真的是場穩賺不賠的投資?地產專家:買在哪才是重點
{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