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股市狂漲的時候,就會有愈來愈多人患有「FOMO症候群」(FOMO,Fear of missing out),畢竟看著別人賺錢、自己沒賺到,這感覺似乎就不大好。
金錢象徵著我們的青春,也是我們的時間
試想,假如一個人工作很辛苦,好不容易一年存下30萬元,5年存下150萬元,結果股市輸了120萬元,這意味著什麼?未來要多花4年才能彌補這個洞。
輸掉的就是4年的青春,那要怎麼樣補上這個洞?多數人當然只能回頭好好悶著頭重新存錢,把這失去的120萬元補回來。
少數人會繼續開更大的槓桿去把這個錢賺回,例如信貸炒股、把唯一的自住房抵押借款炒股、或者直接把剩下的30萬元拿去作期貨、選擇權、權證等...,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這些市場不是不能賺,只是贏家就是那1%,比股市還殘忍,股市至少還有個10%或20%,但衍生性商品就沒這麼高了,因為這是「零和市場」,有人贏就有人輸,一個人贏走99個人的錢,一直都是如此,高手賺很大,不管是什麼行業跟領域都是這樣。
所以提高自己的所得或儲蓄率,將1年可存下的錢從30萬元,變成40萬元或50萬,這樣就能有效縮短重新補洞的時間,例如從4年變成2年,因此提高「本業所得」與「儲蓄率」實在太重要了。
1,200萬元足夠安穩退休嗎?
回到金錢是我們的青春這件事來說,如果人1年可以存30萬元,預計工作40年就可以存1,200萬元,那是不是意味著「萬一中了一筆橫財」(不論是樂透或飆股),達到1,200萬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好好的離職玩樂就好?
這是錯誤的,因為要看另一個重要變數——「年齡」。
一個已經60歲的人中了這個橫財,那是福氣;一個才30歲的年輕人中了這筆橫財,往往是悲劇。因為國人平均壽命超過80歲,從30歲到80歲的過程,1,200萬元是不足以玩到老死,而且失去了每月穩定現金流,那通膨的環境下,這筆錢會消失非常快。
有讀者也許會說:「拜託,把這筆錢拿去買一些定存股,或者指數ETF不就好了,還是不需要工作的啦!」
這麼說好了,不管是定存股或指數ETF,都依舊不太可能產生年化報酬率10%以上的回報,最常見的就是5%~8%,且這已經是極為出色的成績單。那1,200萬元以6%計算的話,大約是72萬元,一個人生活或許是足夠的,那一家4口人、加上兩邊的長輩孝親費與晚年醫療照護費,這金額應該是不太夠的,因此仍需要工作收入去補足。
即使有千萬資產,也不要輕易離開職場
看到這邊,會有不少讀者認為沮喪,覺得竟然連1,200萬元都不能遠離職場,無法直接就地宣布退休,這生活也未免太苦悶了些,有這樣的思維,那就代表還不具備資本主義的認知。
1.因為1年存30萬元這個數字不是定值、而是變動值。隨著一年又一年過去,通膨的關係,正常情況年收入都是遞增,有核心技術的工作者甚至會大幅度調升,因為現在勞動力愈來愈短缺,未來會持續下去。
2.有自住房的情況下,由於付出的是2成自備款、而非全款,所以總資產會增加比較快,
經過30年~40年的時間流逝,很自然會有正向的財富增值效應,而且往往不只1,200萬元。
3.不要想著不工作,大多數人總以為沒工作後,自己就會一週跑步3次、每次1小時;每週游泳2次、每次2小時;去健身房每週報到3次、每次健身1小時;每個月至少閱讀3本書,增加自己書香氣息!諸如此類,其實還真是想太多了。
但最常發生的局面就是「延續原本的生活型態,並加大加重。」例如現在就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未來也不會有;現在就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將來要培養只是更辛苦;現在有空檔就是滑手機玩遊戲的人,原本每天玩1小時,之後就是改為5小時;原本工作很忙,晚上追劇只有追1集就要睡覺,但如果隔天不用上班、後天也不用上班,可以捫心自問:「會只追1集嗎?」
這些都是人性的問題,不是什麼高深的知識學問,習慣是可以養成的,但一定是年輕時就要培養,因為這些都是長時間的累積,並非是一朝一夕。賺錢並不市儈,談錢並不世俗,錢絕對就是青春,因為愈快讓自己達到財務安全、財務升級的目標,自然可以拿回人生的掌控權。
投資盡早開始愈好
永遠不要小看複利的力量,早年的投資報酬會勝過晚年的投資報酬高達數倍,別讓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在一個大雞腿便當都可以到140元的現在,未來十幾年後來到180元、200元也不令人意外才是。
祝大家工作順心,事事順利,謝謝你們閱讀平實中性的文字專欄,我們都要繼續努力走下去,有完善的財務安全才能保護家人。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通膨、房價飆漲,現在年輕人過得比上一代輕鬆?理財達人點破:不同時代各有不同的困境
朋友賺沒自己多卻買車又買房,都是靠家裡?一個人生感悟:先成為可信賴的人,人生才會更順遂
覺得自己缺乏好運、沒錢很失敗?一個資本主義下的人生感悟:改變心態,離成功就更靠近
{DS}